对美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25%关税以中国稳应对美国疯特朗普坐不住了连夜召开会议!纵观美国最近搞关税政策,就是想把制造业弄回本土,这可能会让美元的国际地位出问题美对多国加征关税
这时候中国面临两个选择:
第一种:趁美元不行的时候,直接让人民币成为全球通用货币。虽然我们通过“一带一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用人民币(有点像当年“农村包围城市”,先在周边区域打下基础),但想短期内让全世界都用人民币,难度太大,毕竟美元现在还是“世界货币老大”,根基深。
第二种:中国主动维护美元的稳定,不让它太快垮掉,同时给自己争取时间,慢慢把人民币的“参考标准”从美元换成其他东西(比如黄金、大宗商品,或者多种货币的组合)。这个选择更现实,可能性更大。
重点说第二种情况:
美国加关税后,一些关键制造业(比如技术含量高、供应链重要的产业)可能会回流到美国本土。但美国人工贵、产业链不全(很多配套工厂还在海外),导致本土生产的产品又贵又不好卖,最后堆在仓库里卖不掉。短期内,这种混乱会让大家对美元的“避险信心”下降(以前觉得美元稳,现在可能觉得没那么稳了)。
这时候中国如果选择“保美元”,表面上是帮美国,其实是给自己争取时间:
1. 让国内产业有机会升级(比如从低端制造转向高端,不用被美元突然崩溃打乱节奏);
2. 慢慢建立新的“货币参考体系”,比如让人民币和黄金、石油等硬货挂钩,或者和其他国家的货币“抱团”,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另外要知道:
美国所谓的“制造业回流”,其实只挑高利润的环节(比如芯片设计、高端制造),不是把整个产业链都搬回去(比如芯片生产需要的原材料、设备可能还得进口)。这种“半吊子回流”导致美国本土生产规模小、成本高,很难形成竞争力。
中国可以趁机在周边搞“小圈子”,比如和RCEP国家(东盟、日韩澳新等)用人民币结算贸易,在“一带一路”项目中推广人民币支付,形成“一边维护现有美元体系稳定(避免短期大乱),一边在外面慢慢扩大人民币的使用场景”的双重策略。这样既能防着美元突然垮掉带来的风险,又能为未来人民币“独立站稳”打基础。
说白了,核心就是:现在美元还没到彻底垮的时候,中国没必要跟着它一起崩,而是借这个机会,一边稳住局面,一边悄悄给自己铺路,把货币的“靠山”从美元换成更可靠的东西,同时慢慢让人民币在更多地方用上,最终实现“软切换”。人民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