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真是被玩得明明白白!当初咱中国白菜价卖给各国,其他国家假装自己没有,就等着咱们供应,没想到现在开始管控了,全球稀土矿都冒出来了! 稀土这东西,原子序数不大,份量却压得住世界。 1990年代开始,中国直接掀桌子,把价格砸到地板下,高峰时,一吨稀土卖八万元,连内蒙古矿场的电费都不够。 谁也没想到,一场工业战争是靠赔本干起来的,外人不明白,为啥自己往死里压价,还非得往外卖?路要铺出来,得先拿命砸开石头。 那时候,只有这么干,才能换点通道、赚点芯片、挣点市场活路。 背后的代价没人想提,江西、两广地下水一大片发黑,矿区人家连洗澡都不敢张嘴。 山破水枯,地表像被咬烂的伤疤,可就靠着这招狠的,世界90%的稀土全被中国端走了,西方干瞪眼,看着自己的产业链一点点被牵走。 可别以为手里只有资源,技术一出手,别人根本接不住。 全品类稀土分离这门手艺,只有中国能做到,别人就算有矿,没这门手艺,挖出来也是废石堆。 土耳其那边整天吆喝什么“全球第二大稀土矿”,可一吨都提不出纯货,全靠中国帮着提纯。 产业链也不是拼拼图,开采、冶炼、加工、再到钕铁硼、永磁材料……一整条链条卡得死死的。 不是堆点钱就能学来的,得靠时间、经验和环境一把把砸出来。 别国哪怕有矿,连烧开的锅都没装上,炒不出味儿来。 到了2010年,风向变了,中国开始收紧稀土出口配额,开始讲规矩了。 谁要用,拿什么换?谁敢乱动,断谁的货。 2024年,稀土储备制度全面上线,军事用途稀土直接锁死,F-35造不出,新能源产业卡脖子。 对手总算意识到,游戏规则换了,想再白拿便宜货?门都没有。 这下可炸锅了。西方国家集体跳出来玩“矿藏魔术”。 今天瑞典发现大矿,明天挪威挖出稀土山,后天日本说海底都是宝藏,一看细节,全是空气币。 瑞典那矿下边住着北极狐,环保组织天天举牌子抗议,日本海底采矿刚下去,挖出来一堆鱼,稀土在哪儿没人说得清。 美国更着急,翻出老本山芒廷帕斯矿重新开工,可想提纯1吨镓,得烧掉三峡半年发的电,1800亿度电,电费比稀土还贵。 最后绕了一圈,又把矿送来中国提,全世界看起来热闹,其实只剩一条真路能走。 澳大利亚、蒙古国也动了,蒙古有稀土?是有,但得拉到中国包头提纯。 澳大利亚那边矿砂挖出来,没人提得干净,全靠出口,说白了,都是“你有矿我有锅”的买卖,别人离不开中国的火候。 巴西也曾上阵凑热闹,宣称掌握“战略稀土”,结果没两年矿场烂成泥潭,没技术就只能看着资源发霉。 就连日本搞的深海采矿实验,船队浩浩荡荡出海,结果打捞一圈回来装满了鱼,稀土连影子都没见着。 中国之外的稀土世界,说白了,就是一场热闹的困境。 探明储量有1.3亿吨,可真能用的连一成都没有,技术、环保、资金三座大山压着,产能卡死在起跑线上。 真正让人坐不住的,是那把控制价格的手。 北方稀土拍卖一开,钕铁硼价格三天飙涨40%,谁敢不买?谁敢压价? 美国军工企业叫苦连天,战机原材料贵得比整机还离谱,那味道就像做饭买不起面粉,得拿黄金换。 再看生态结构,从内蒙古轻稀土矿区,到江西中重稀土一线,资源组合成链条,环环相扣。 关键不在矿多,而在搭配准,哪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全盘掉链子。 更要命的是,中国在高端应用上走得飞快。 机器人永磁体、电动机、低空飞行器用的磁材,全靠中国供货,人家飞一次,中国不点头,连起飞都悬。 电力成本也是硬伤,中国工业电价0.5元/度,别的国家羡慕不来。 蒙古、巴西发电都困难,别说搞稀土提纯了,更狠的是,中国技术升级快,污染压下来了。 污染物降了九成,干净、便宜、效率高,西方环保条条框框成了笑话。 现在,局势不再是挖矿的战争,是定规则的斗法。 西方搞“去中国化”,开发所谓替代材料,弄些合成稀土、稀土合金玩票,短期根本没用。 中国则一边限制中重稀土出口,一边把新能源、芯片、机器人绑上稀土链,金融战、科技战一起打。 美方也动真格,2025年国防预算里稀土支出猛增300%,一副“势在必得”的姿态。 可现实打脸:项目立了,矿没开成;钱砸了,货照样得从中国进。 中国也不傻,玩的是分化战术,民用放开,军工锁死,韩国可以买电池原料,但战斗机磁材一粒不给。 出口政策说变就变,谈合作给一点希望,真想撬走核心?想都别想。 未来稀土的主战场不在矿区,而在实验室。 在人形机器人爆发前夜,中国把磁材搞定,钕铁硼需求预计每年涨1.75万吨。 2025年起,钐、钆等7类元素列入出口管控,谁没技术,谁就得跪着要货。 中国手里握的不只是资源,而是一整套标准、技术、价格、生态、法律、战略的组合拳。 别人有矿没用,这局棋下到现在,出招越多,缝隙越少。 参考资料: 王晓冬.《战略资源战:稀土背后的博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1.
稀土,真是被玩得明明白白!当初咱中国白菜价卖给各国,其他国家假装自己没有,就等着
笑对的风雨
2025-04-13 00:11:1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