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岁的王阿从,在清军围城那天,被活捉了,她浑身是血,眼神却一点不慌,一个小姑娘

寒星破晓光淡 2025-04-13 00:58:25

二十岁的王阿从,在清军围城那天,被活捉了,她浑身是血,眼神却一点不慌,一个小姑娘,带着几万人马,把贵州搅得天翻地覆,差点杀进贵阳城。 清廷气疯了,不打算轻易放过她,几个月后,她被押到北京城,判了凌迟,不是两千刀那种,是三千多刀,活活剐了一个时辰,才咽气。 她是布依族人,大家叫她“王囊仙”,囊仙是啥意思?是“仙姑”,是人不是神,但布依人信她,跟信神一样。 乡下百姓说,这人会治病、会算卦、还会用草药解毒,其实她也就二十出头,年轻得很,但动静真不小,惊动了整个云贵两广的清军。 事情得从清朝那点破事儿说起。 清政府当时搞了个“改土归流”,原本少数民族的地儿,是土司说了算,虽然有压榨,但总归是本地人。 结果朝廷说,这不行,我们要派自己人管,于是,大批汉人官吏来了,架空了土司,开始直接收税、征兵、占地。 还规定,不能穿民族服饰,谁穿谁罚钱,苗族、布依族、壮族……全都苦不堪言。 王阿从家里原来是小地主,后来家道中落,她小时候就跟着外婆学草药、学跳神,久而久之,乡里乡亲都拿她当“神女”看。 她也不是那种只会念咒的神婆,练过功夫,真刀真枪耍得像样,有人说她能打三五个壮汉,还会制毒暗器,传得神乎其神。 嘉庆二年,1797年,贵州这一带天灾连着人祸,百姓活不下去了。 王阿从带头,联合了苗族、布依族、汉族等各族人马,杀了官,攻了寨,连普坪、兴义都被他们攻下。 她不是光靠武力,是真有点本事,她搞集市,建寨墙,按族规分粮分地,还烧了不少衙门文书,把老百姓的债全给免了。 她联合的另一个人叫韦朝元,是个读过书的汉子,会写字会出主意,两人一拍即合,干得热火朝天。 义军一度冲到了贵阳边上,清廷吓了一跳,急调了云贵两广的兵力,还不光是兵,地方地主也组织了乡团武装,跟官兵一起围剿。 清军火枪火炮都上了,而义军多数还是大刀长矛,对面一发炮弹能轰掉半个山头,义军人再多也挡不住。 几场硬仗下来,死伤惨重,寨子一个接一个地失守,王阿从被围在一个山谷,拼死突围,最后还是中箭倒地,被俘。 她被抓时,身上中了三箭,手臂还断了一只,清兵把她捆着送到省府贵阳,之后又押解至北京。 沿路游街示众,衣衫褴褛,满脸血污,但她一句求饶的话都没说。 到了北京,她的罪名早定了“谋反大逆”,按清律,这罪最重,只有一种结局:凌迟。 凌迟不是砍头,是一刀一刀割,正常来说,最多两千刀,割到一定程度人就死了。 可王阿从被割了三千六百多刀,是清朝有记载以来最多的。 有人记下当时的情景,说她被剥光衣服,用铁链捆在刑台上,从脚底开始割,一直到脸颊、胸口、手指,最后才割心脏,她闭着眼,一声不吭,牙咬得死紧。 这场行刑不是秘密处理,而是当街示众,百姓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清廷就是要震慑人心,让大家看看“反贼”的下场。 可这也引发了民间的另一种传说,有人偷偷收了她的血衣和碎骨,后来在她家乡立了庙,称她为“王仙姑”。 清廷为啥这么狠?其实不光是因为起义。 一个小姑娘,竟然能把几十万人带起来,干翻几个州府,这在当时的封建社会,简直是天大的耻辱。 官老爷怕的是,她这个人,不但打破了民族的压迫格局,还挑战了性别的规矩。 一个女人带头造反,那后面别的女人怎么办?照这个架势,天都要翻了。 还有一点,王阿从不是一般人,她是布依族人心里的“神女”。 有人说她是“仙人下凡”,有人说她能驱鬼除瘟,甚至说她是祖先托梦来的。 这种人,一旦成了象征,就不是杀一个人的事,而是要连她的神性一起毁掉。 于是,清廷让她被游街,被剥光,被羞辱,不光是杀,还要让人“不敢再信”。 王阿从死后,清廷把起义的骨干全杀光了,男人砍头,女人充军,寨子烧了不少,族谱和经书被搜出来一把火烧了。 可布依人没忘。当地流传一首长诗,叫《王仙姑》,代代相传,说她是“布依人的火”,点着过黑夜的路。 1998年,贵州安龙县立了一座雕像,正是王阿从,她穿着布依族衣裙,手里握着苗刀,眼神坚定。 如今的人大概难想象,一个二十岁的姑娘,怎么能干出那么惊天动地的事,但在那个时代,她确实做到了。 她死得早,可活在后人心里倒是久远,不是因为她神,而是因为她真敢拼,真带头,真不怕死。

0 阅读:12
寒星破晓光淡

寒星破晓光淡

寒星破晓光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