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驯服大鹅这种家禽的意义在哪?一位有10多年养鹅经验的朋友告诉我:75%的人不

桃花映面红 2025-04-13 10:34:29

人类驯服大鹅这种家禽的意义在哪?一位有10多年养鹅经验的朋友告诉我:75%的人不知道,鹅很有灵性,得知要被主人吃时会流泪,见到同伴被绑走,会奋不顾身地追上去解救。 大鹅也是有情有义、会为了同伴、主人流血流泪、两肋插刀的动物吗? 狗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主人遇到危险,狗狗第一个冲锋在前,但鲜为人知的一点:大鹅也是有情有义,而且会看家护院的高智商动物! 提起大鹅,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或许是那道“东北名菜”——铁锅炖大鹅,鹅之大,一锅炖不下!加上葱姜蒜,五香还是麻辣? 紧致弹牙的鹅肉、鲜嫩多汁,放上各种大料,再配一口“祖传”的大铁锅。 简简单单烹饪一番,就变成了让人胃口大开、口水流二里地的名菜,吃上一口鹅肉、配上一口粉条子,再来一口铁锅边缘的呼饼子,那叫一个地道!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鹅很有灵性,只有亲手宰杀过鹅的屠户或者是主人可能才见过这样一番“景象”,大鹅被杀的前一刻,眼睛会流出泪水,变得异常安静,似乎是在默默等待死亡的来临。 大鹅得知自己将被宰杀,在主人手中会放弃挣扎,黑黑的眼睛当中似乎盛满了悲伤,不是因为大鹅怕死,而是因为大鹅有了感情,带着对主人的浓浓不舍…… 然而,很多人并未将大鹅视作宠物,而是家禽,他们在选择饲养大鹅的时候,或许是出于以下几个目的: 其一:是为了吃营养价值丰富、口感绵密的鹅蛋;其二:是为了品尝地道的家养鹅肉,尝一尝那道东北名菜;其三:是为了卖钱,毕竟在农村,一只大鹅的价格可以卖几百块。 出于这些目的,很多农村群众都会养殖大鹅,或是三五成群,或是八九十只。 然而,大鹅一开始可并非家禽,而是经过漫长的演变,后续被人类驯化成家禽的! 大鹅的驯化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7000年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这一论文中表述:在天罗山发现了鹅骨。这一发现揭露了大鹅在数千年前被人类驯化的真相。 小时候的鹅长相可爱,毛茸茸的一团,黄黄的、扁扁的嘴巴,院中的野草都能够成为它们的食物。 慢慢长大之后,鹅会褪去身上的绒毛,长出羽毛,在成长过程中,大鹅也会变得十分厉害,强悍的战斗力、嘹亮的响声,成为了它们的优势。 每当家中来了陌生人,大鹅就会发出嘹亮的叫声,这一举动是为了提醒主人保持警惕,因此,在农村,大鹅又被视为除了狗狗之外的“报警器”。 这一点,大鹅的作用与中华田园犬很是相似,它们二者都会看家护院,虽然有时候鹅看门不如狗,但大鹅也是存在优势的,比如吃得少,还会下蛋。 即便没有粮食,只要有草和水就可以,就足以满足大鹅那一日“三餐”的生理需求,吃得少,还不挑食,而且还会下蛋,为主人提供额外收入。 同时,大鹅还具备另外一个优点,那就是战斗力强悍,原来农村中时常遭遇耗子、黄鼠狼的侵袭,收获的粮食便遭了殃,这个时候,若是家中没有养猫的人家,大鹅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鹅的“领地意识”很强,一旦发现老鼠或者黄鼠狼,二话不说,就会扑上去,这也从一定程度上为主人“除害”了。 大鹅作为杂食性动物,不仅吃饲料、杂草、昆虫,到了夏天,蛇经常出没,有些养鸡的人家,时常遭殃,一觉醒来发现,鸡蛋被偷吃了。 或许便是蛇的“杰作”,但养了大鹅就不一样了,大鹅可不会将蛇放在眼里,只要看见蛇,二话不说就开干,结果要么是蛇慌忙逃窜,灰溜溜离开,要么被大鹅重伤,成为“开胃小菜”。 大鹅智商高,又十分“护犊子”,若是看到主人被欺负,那也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但它们这么忠心耿耿,却很难逃脱被杀的命运,因为,主人在饲养它们的那一刻就做好了打算。 正是因为大鹅存在的这些优点,很多人都愿意饲养大鹅作为家禽,那么对于大鹅,你们怎么看呢?

0 阅读:0
桃花映面红

桃花映面红

桃花映面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