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三县蕲春、武穴、黄梅的县城设置可真有趣。 1953年蕲春原县城蕲州镇因地处县

黄岩渔樵老叟 2025-04-13 12:30:48

鄂东三县蕲春、武穴、黄梅的县城设置可真有趣。 1953年蕲春原县城蕲州镇因地处县境西南部边缘,交通不便,偏远乡镇到县城可能需要一天以上的时间,且蕲州镇地处长江边,受长江汛期洪水的影响较大,故而把县城迁到了地理位置居中受汛情影响小的,地势相对较高,商贸基础较好,自古以来就是漕运的重要节点的漕河镇。很可惜的是蕲州镇,自南宋以来至清末,一直是州、路、府、治所在地,而今沦为了普通乡镇。 同样是1953年,广济县城从远离长江边的梅川镇迁到了长江边的武穴镇。因为武穴镇地处长江边,交通便利,拥有天然深水良港武穴港,是鄂皖赣三省七县的通衢之地,素有“鄂东门户”和“小汉口”之称。广济县能够更好地利用港口资源,发展商贸、物流等产业。 可以说,蕲春认为长江口太偏所以迁走,而广济县认为长江口太便利所以迁来。两地的理由一样,结果却大相径庭。 而鄂东第一县的黄梅县的县城情况和蕲春、武穴也差不多,有相似的问题,县城迁不迁?黄梅县城黄梅镇地处内陆,远离长江口,而县内的小池镇,区位和交通优势更明显。地处长江岸边和九江市隔江相望,铁路公路都经过镇区,建成区面积也不输给黄梅县城,甚至小池镇上有罕见的镇上的大学校区,这一点黄梅县城甚至于全湖北的县城都不了,县城有大学都很罕见,何况是普通的乡镇。所以,黄梅县也有迁县城的理由。但是黄梅县也不同于蕲春武穴,我自岿然不动,根本不打算迁。 三个县三种迁徙县治的态度,真的全国也很少见。

0 阅读:0
黄岩渔樵老叟

黄岩渔樵老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