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医生王延涛趁妻子不在,偷偷服下有毒的曼陀罗花。随后,王延涛重度昏迷9小时,同事们想尽了办法抢救。谁料,妻子得知后却说:“这是他该做的!我为他骄傲!” 当王延涛苏醒时,他问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自己昏迷了多久,听到9小时这个回答后,他高兴的念叨说,成了成了。 大家将他放倒在床上,妻子听到丈夫的话也很高兴,连声夸赞不止,直到其他医生追问,妻子这才缓缓道出详情。 病人身体一旦有病需要开刀动手术,便需要麻醉,而那时人们麻醉往往使用乙醚,这类麻醉药麻醉效果较好,成本也不算太高,但只有一个缺点,制造乙醚需要大量粮食。 原本大家使用这种吸入式麻醉剂状况良好,但到了1960年情况发生了变化,那年因为自然灾害等原因,粮食出现了减产,这就影响到了乙醚的制备。 王延涛对此心急如焚,面对患者家属的恳求和日渐减少的储备,他陷入了两难之地,因此他迫切的希望可以找到可以代替乙醚的新麻醉剂。 在古书当中,他发现了许多有毒的草药有麻醉作用,便决定逐个尝试,他翻遍了其他人关于麻醉的医学著作,逐渐筛除已经证明无用的草药,他最终将目光锁定在“曼陀罗花”这种草药身上。 他立即展开了动物实验,但经过多次实验,他发现曼陀罗花始终没有展示出全麻效果,他不肯死心,既然古代华佗能用它制造麻沸散,自己为什么就做不到呢? 他决定拿自己做实验,看曼陀罗是否对人体有全麻作用。 同事和妻子得知后,都规劝王延涛不要拿性命开玩笑,但王延涛决心已定,面对大家的劝诫,王延涛表示自己全都接受,不会再试药,但同事们放心离开后,他便准备服药。 与他相濡以沫的妻子看出了他的真实想法,但妻子十分支持,因此便假意离开,实际暗中观察,随时准备救援。 王延涛将曼陀罗花提取物剂量从小到大依次实验,1克时他头昏脑涨,2克时他仍有意识,三克时醒来天还没亮。 在他服下4克药后,妻子察觉异常,便找来同事们一起守着,见王延涛一直不醒,心急如焚的同事们便决定展开抢救,但不论各种刺激都无法令王延涛苏醒。 昏迷9个小时后,王延涛终于悠悠转醒,神智也很快恢复,夫妻都十分高兴,在妻子解释后,同事们也都兴奋起来。 人体实验证明可行后,同事们又一起对药物剂量提纯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最终推出了复方洋金花麻醉剂。 洋金花就是曼陀罗花的另一个叫法,曼陀罗原本是佛教用语,不适合用在讲求科学的手术台上,因此王延涛和同事们决定采用它的别称洋金花。 至今,复方洋金花剂仍然在医学麻醉中广泛使用,而王延涛也因此获得了特殊贡献奖,这是对他的表彰。 王延涛以身试药的行为受到了人们的歌颂赞扬,现在人们面对药物使用时已经有了更科学的临床实验办法,但王医生的大无畏牺牲精神仍然值得传承。 信源: 《有一种追求叫奉献——记中药麻醉“特殊贡献奖”获得者王延涛》——徐州医科大学宣传部
今天听到一句话,让我全身直冒冷汗!一个街头采访的一位主持人问一位漂亮的女士:“你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