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王继才接任了守岛任务,从此驻扎在只有0.013平方千米的开山岛,而他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2025-04-14 19:01:41

1986年,王继才接任了守岛任务,从此驻扎在只有0.013平方千米的开山岛,而他和妻子这一守就是32年,但令人惊讶的是,他的月工资只有150元。 1986年,王继才接任了守岛任务,从此驻扎在黄海前哨的开山岛。这座岛只有0.013平方千米,小得可怜,周围全是海水和礁石,连淡水都没有。王继才和妻子王仕花在这儿守了32年,月工资就150元,少得让人咋舌。可就是这点钱,撑起了他们一辈子的坚守,也守护了祖国的边疆。 王继才1958年出生在江苏连云港灌云县一个农村,家里兄弟姐妹四个,他是老大。家里穷,父母靠种地过日子,他从小就帮着干农活,力气大,能吃苦。1976年高中毕业,他参了军,在部队里表现不错,训练认真,退伍后回了老家,进了工厂干活。日子过得平淡,他心里总觉得缺点啥。1986年,县里找到他,说开山岛缺人守,任务苦,前几任都没坚持下来。他没多想就答应了,说国家的事总得有人干。 开山岛的条件差得没法说。没有电,没有水,补给全靠船一个月送一次。王继才上岛后,每天得升国旗、巡岛、记海况,活儿简单但枯燥。岛上风大,夏天热得要命,冬天冷得刺骨,台风一来更是吓人。他和妻子王仕花后来一起守岛,俩人靠着接雨水过日子,种点菜养几只鸡,日子紧巴巴。150元的工资在当时都不够花,物价一涨,连盐都得省着用。可他们没抱怨,就这么一年年熬下来了。 王仕花本来没打算上岛,但看到王继才一个人太苦,她心疼,收拾东西跟了过去。岛上生活单调得要命,每天就是升旗、巡查、做饭,晚上点着油灯写日志。补给船来的时候是他们最高兴的日子,能拿点米和煤油,偶尔换点鸡蛋。他们没啥娱乐,唯一的寄托就是那面国旗,每天升起来,心里有点安慰。 守岛32年,他们不光是跟自然条件作斗争,还得防着一些想钻空子的人。开山岛位置偏,有人想偷偷上岛干点啥,王继才从不含糊,直接赶走,态度硬得很。他说这是中国的地盘,谁也别想乱来。32年,他们升了多少次国旗,巡了多少次岛,连他们自己都数不清了。国旗台是他们一点点垒起来的,巡岛的路是他们踩出来的。 2018年7月27日,王继才突发疾病去世了,那天他还像往常一样升旗、巡岛,倒在了半路上,58岁。王仕花把他送回岸上,自己又回了岛。她说丈夫走了,岛不能没人守。从那以后,她一个人接着干,每天升旗、巡查,守着那份责任。 王继才走后,他们的故事传开了。全国各地的人被感动,有人专程去开山岛献花,政府给了他“时代楷模”的称号。王仕花2019年被评上“全国道德模范”,她还是穿着那件旧衣服,接了证书也没啥大话。她还在岛上住着,修鸡舍、种菜,日子跟以前差不多。他们的故事还被拍成了电影,感动了不少人。 32年,150元的月薪,听着像天方夜谭,可王继才和王仕花真就这么过来了。他们没啥豪言壮语,就是老老实实干活,把岛守好,把国旗升好。生活苦得像海水,可他们硬是用这点微薄的工资,撑起了祖国的海上防线。 这32年,他们错过了啥?儿女结婚那天,他们只能远远看着,没能多帮衬。逢年过节,别人家热热闹闹,他们在岛上听海风吹。150元的工资,买不了啥,却买下了他们一辈子的忠诚。这不是啥浪漫故事,就是苦日子里的真心和责任。 王继才去世后,王仕花没走,她说岛是他们的根。她一个人守着,年纪大了,走路慢了,但每天还是坚持升旗。补给船来,她还站在岸边接物资,跟船员聊几句。她不觉得自己干了啥大事,就是觉得这活儿得有人干。

0 阅读:1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深入浅出,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