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甲亢哥这一趟中国行。
有看好的人,也有跳脚的人。
在甲亢哥发出的内容中:有在故宫博物院的游客照、有川剧变脸的文化元素、有在成都宽窄巷子与铜人的合影、在河南拜师学习中国功夫、还有与田一名合唱「热爱105度的你」的瞬间、重庆荣昌卤鹅哥……
除此之外,还有甲亢哥到了深圳感叹新能源汽车、机器人、无人驾驶飞行器的发展等等。
当大家都觉得这是一场非常精彩的外宣工作的时候,当大家都觉得这是一场重新校准外国人对中国认知的时候,某些人开始跳脚:
「这是最不真实的!」
他们的角度还非常独特:
「你不能像甲亢哥一样享受特权、你不能跟王嘉尔打球等等。」
话里话外,无非就是:BBC镜头下带着滤镜的才是真实的。
这些人看不惯中国不带滤镜的一面,也见不得大众安居乐业的一面,最让他们感到愤怒的是:甲亢哥竟然抢夺了他们在网络上的话语权。
在他们眼中,我们的「真实」必须符合「苦难叙事」。
比如某林故事集:老百姓出行只能扫码骑车不能开车、高铁只能看书不能使用电子产品追剧。
否则,你就是「特权表演」。
在我看来,这些人愤怒的不是「中国被美化」,而是「中国被真实呈现」。
他们恐惧的,与其说是外网评论区那句「原来纽约地铁信号不如中国高铁」,不如说是自己再也无法独享「他者化中国」的解释权。
当民间自发的文化共鸣碾压天价外宣预算的时候,这些跳脚者最后的倔强,就只有BBC滤镜下的中国。
甲亢哥对中国惦念不忘发文表白热点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