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多国加征关税关税在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全球主要贸易伙伴加征10%基准关税的第90

张慧林姐姐 2025-04-13 17:38:58

美对多国加征关税关税在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全球主要贸易伙伴加征10%基准关税的第90天,加拿大和欧盟的反制措施终于落地。渥太华对美国汽车征收25%报复性关税的枪声,与布鲁塞尔对波旁威士忌、哈雷摩托等标志性产品的关税清单,标志着全球贸易格局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重构。这场由美国发起的关税战争,本质上是单极霸权对多边秩序的最后挣扎,而世界各国的觉醒与团结,正在书写21世纪国际政治的新篇章。

一、从“盟友”到“仆从”:美国霸凌的本质逻辑

当加拿大总理卡尼说出“不能再过于依赖美国”时,这句话背后是北美大陆长达数十年的经济依附史。2024年数据显示,加拿大75.9%的出口流向美国,62.2%的进口来自美国,这种深度绑定让多伦多的制造业宛如底特律的“卫星城”。特朗普政府对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的举动,不仅是对美墨加协定的公然践踏,更暴露了美国将盟友视为“经济殖民地”的真实意图。

英国首相斯塔默宣称的“80年盟友关系”,在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下显得格外苍白。当伦敦宣布对美加征报复性关税的咨询程序时,英国工业联合会却警告这将导致数万个岗位流失。这种矛盾折射出所谓“特殊关系”的脆弱性——当美国要求英国在汽车排放标准、农业补贴等领域让步时,所谓的“平等伙伴”不过是强权政治的遮羞布。

二、觉醒者的反击:从“被动防御”到“主动破局”

加拿大的强硬态度令人耳目一新。渥太华不仅对美国汽车实施对等关税,更联合墨西哥启动“北美自主供应链联盟”,在电动汽车、稀土加工等领域构建区域闭环。这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策略,精准打击了美国制造业的痛点——密歇根州的汽车厂商每年向加拿大出口超200亿美元零部件,25%的关税将直接推高底特律的生产成本。

欧盟的反制更具战略眼光。布鲁塞尔将报复性关税瞄准美国大豆、烟草等农业州核心产业,同时宣布与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加速自贸谈判。这种“东西夹击”的策略,既回应了美国对欧洲汽车的关税,又为德国机械、法国葡萄酒开辟了南美新市场。正如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所言:“当美国挥舞大棒时,欧洲必须学会在全球棋盘上落子。”

三、团结的力量:从“各自为战”到“体系重构”

金砖国家的行动标志着全球南方的集体觉醒。4月10日,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的经贸部长通过视频会议,一致谴责美国的单边主义,并宣布启动《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2030》。这种协调行动打破了“西方中心论”的贸易格局——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占比已达58%,俄罗斯向印度出口的石油增长37%,这些数据正在重塑全球供应链版图。

东盟的选择则展现了中小国家的智慧。尽管面临美国的关税压力,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并未跟风反制,而是通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深化内部合作。这种“避其锋芒、夯实根基”的策略,既避免了与美国的直接冲突,又为未来多边合作积累了筹码。正如新加坡总理黄循财所言:“在狂风暴雨中,我们需要的是锚,而不是风帆。”

四、历史的镜鉴:从“斯姆特-霍利”到“2025关税战”

1930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引发的全球贸易萎缩65%的教训,在2025年再次上演。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调显示,67%的美国人认为当前关税政策将推高物价,哈佛大学研究更预测这将导致200万人失业。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行为,暴露了单边主义的根本缺陷——当特朗普宣称“美国优先”时,他实际上在为美国经济掘墓。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的霸凌正在催生新的全球治理体系。WTO总干事伊维拉警告,美国关税可能导致全球贸易量萎缩1%,而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则呼吁建立“更平衡的多边机制”。这种呼声在金砖国家、东盟、非盟等平台上得到响应,一个去霸权化的贸易秩序正在孕育之中。

五、团结才能终结霸凌

当加拿大的汽车工人在底特律街头抗议,当德国农民焚烧美国大豆,当巴西咖啡商转向中国市场,这些看似零散的行动实则构成了一场全球范围的“反霸同盟”。历史已经证明,任何试图将自身意志强加于世界的霸权,最终都将在团结的力量面前崩溃。2025年的关税战争,或许正是旧秩序瓦解的序曲——一个由多边主义、平等合作主导的新时代,正在霸凌的废墟上崛起。加拿大民众用不买美国货表达不满

0 阅读:1
张慧林姐姐

张慧林姐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