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底,山东济宁邹城,北宿镇小北村,16岁的顾克路到武装部报名参军。看着这个初中刚毕业的孩子,笑起来两个小酒窝,稚气未脱。工作人员劝他回去,现在打仗呢,过两年,等你长大些再来参军。 16岁的顾克路,站在武装部门口,脸蛋儿还嫩着呢,俩小酒窝一笑就现形,可眼神儿那叫一个铁石心肠。这家伙刚初中混完,个子还没窜高,说话跟个小公鸡打鸣似的清脆,但他一张嘴,直接把人家工作人员给整哑火了:“瞧瞧,解放那会儿,十三四岁的孩子都能扛枪上红军,战场上立功受奖,我这都奔十七了,咋就不能去部队遛遛弯儿?”他老爹顾天金,那可是抗美援朝的老炮儿,回来后就低调转行了,成了个修东西的能手。对于儿子顾克路的选择,这位老英雄没吱声反对,就淡淡说了句:“我啊,还想再上战场,为国家拼一把,可惜这身子骨儿不允许咯,一身伤呢。”姑父那边想让他去学车,老爹呢,给他张罗了个木工活儿,但这小子铁了心,愣是一点儿没动摇。最后,他梦想成真,成了济南军区67军的一员新兵蛋子。 到了“双大功7连”,战友们对他那是爱护有加,跟亲弟弟似的。可战争这玩意儿,不认年龄,只看谁更狠。1985年5月31日,老山前线那1153高地,情况紧急得跟炸了锅似的,敌军跟打了鸡血一样猛攻,咱们守在那儿的战士们伤亡不小。排长孙兆群一看,得派人支援啊,顾克路蹦出来就要上,结果被排长给按回去了。他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脸都憋红了,以为排长瞧不上他呢,最后还是勉强给通过了。 那一仗,他可真不含糊,用实际行动给自己正了名。同年10月,他就戴上了党徽,成了党员。俩月后,他又面临了一次生死考验——拔掉敌军的968高地据点。这回,他又蹦跶着要加入突击队,就是那“敢死队”。排长各种拦着,但他愣是把班长赵福新给说服了,带着他一块儿上了。大半夜的,突击队跟做贼似的摸进了敌人的老窝。打着打着,顾克路那哥们儿右腿挨了一枪,可这家伙愣是拖着快散架的身子,干掉了俩碉堡。眼看胜利就要到手了,结果一颗炮弹嗖的一下,把他给“发射”到了半空,左腿直接跟身体说了拜拜,血跟不要钱似的洒满了草地。 这时候,他只要像个蜗牛似的爬个十几米回阵地,小命就能保住。但他偏不走寻常路。从兜里掏出俩手榴弹,跟条虫子似的往最后一个碉堡那儿蹭。每蹭一下,身后就是一片血印子;每喘口气,都得跟疼痛较劲儿。最后,他使出了吃奶的劲儿,把手榴弹一扔,碉堡立马成了废墟,而他呢,也光荣地倒在了天亮前的黑暗中。战争一打完,顾克路这家伙就被记了个大功,一等功哦!他老爹顾天金呢,收到了儿子还没寄出去的信和一堆遗物。老爹挺沉得住气,二话不说,拿着抚恤金里的200大洋,给儿子交了最后一次党费,那叫一个利索。可一转身,走在回家的路上,这位在战场上跟子弹赛跑的老兵,抱着儿子的东西,突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眼泪鼻涕一把抓。这时候,谁又能明白,一个当爹的心里头到底是啥滋味呢?
最近一段时间,山东临沂各个集市一些不良媒体借游手好闲的酒蒙子的臭嘴,专门挖掘当地
【23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