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我国耗费3个亿,捞上来一艘沉船,没想到船身800年都没腐烂,里面文物竟有1

闻史忆今阁 2025-04-13 21:38:42

震惊!我国耗费3个亿,捞上来一艘沉船,没想到船身800年都没腐烂,里面文物竟有18万件!沉船上一个碗就够普通人不愁吃喝一辈子了!这其中有什么秘密? 2020年4月,南海一号考古发掘现场传来一则震撼消息。考古队员在沉船中部清理出一个铜体,沉甸甸的,里面竟藏有让专家们欣喜若狂的宝贝。当铜体被小心翼翼地送往实验室清洗后,专家们惊讶地发现其中装着做工精美的漆奁,而漆奁里面则是一堆金光闪闪的金器——金叶、金戒指、金项链。 更让人惊叹的是,在其中一片金叶上,清晰地刻着"韩四郎"三个字。专家们推测,这很可能是当年店铺的名字,或者是店主的名字。就是这小小的三个字,将时间的指针一下拨回到了800年前的南宋时期。 而这一切,都源于2007年12月22日上午10点那个历史性的时刻。那一天,在亚洲最大的起重船"华天龙"的帮助下,沉睡在南海海底800年的南海一号终于重见天日。这艘价值连城的古船整体被打捞出水,创造了世界海洋考古史上的奇迹。据统计,这艘完整保存的宋代商船,承载着价值约3000亿美金的宝物,是名副其实的海底宝藏。 然而,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南海一号的发现纯属偶然。时间回溯到1987年,广州打捞队正在为一家英国救捞公司寻找一艘东印度沉船。他们在海上安装了最先进的声呐系统进行探测,却意外在声呐仪表上发现了异常信号——本应显示为绿色的海底突然变成了红色。 专业潜水人员立即下水查看,尽管当时海水浑浊,能见度极低,但他们还是摸到了约两米长的凸起物。他们取回了一小块标本,经清理后发现是一块古老的木块。就是这块看似普通的木块,验证了专家的猜想,引发了后续一系列的探索行动。 这一发现震惊了在场的所有考古专家。随后的打捞工作中,他们在船体边缘发现了大量的南宋时期青铜瓷器。然而,由于当时的技术和资金限制,从最初发现到最终打捞整整耗费了26年之久。 正是这漫长的等待与准备,才有了后来震惊世界的一幕。专家们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为南海一号量身打造了"水下宫殿"——海上丝绸博物馆。在这里,这艘古船被放置在灌满海水的巨大池子中,以避免文物因脱离海水而氧化,确保它们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 当南海一号被确认是一艘来自800年前的宋代商船后,摆在专家们面前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如何将这艘深陷海底淤泥的巨大沉船完整打捞上来?这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还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 经过反复论证,专家们最终决定采用"整体打捞"的方案。他们设计了一个庞然大物——一个长35.7米、宽14.4米、高12米,重达530吨的钢铁沉箱。这个橘黄色的巨型箱体被分为上下两部分,下半部分高达五米,底部装有锋利的钢片,目的是让整个箱体能够轻松插入海底淤泥中。 2007年,万事俱备,打捞工作正式启动。亚洲最大的起重船"华天龙"将这个巨大的沉箱精准地放置到海底的沉船位置。随后,工作人员使用重物将沉箱嵌入淤泥中,并清理周围的淤泥。这个过程极其精细,容不得半点差错,因为稍有不慎,整个南海一号都可能倒塌。 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棘手。沉箱上半部分有36个洞口,每个洞口都需要穿入一根钢梁,形成密闭空间。然而,在插入第一根钢梁时,由于海泥又厚又硬,钢梁竟然变形了。专家们临时调整策略,将洞口改小,钢梁前端改成尖形,并加装水泵用高压水冲开淤泥。这一招果然奏效,第一根钢梁顺利穿过,为后续工作打开了局面。 整个打捞过程持续了9个月,终于在2007年12月22日上午10点,这艘沉睡了800年的古船重见天日。为了妥善保存这一珍贵文物,广东省专门建造了"海上丝绸博物馆",其中有一个巨大的池子灌满了与大海成分相同的海水,目的是避免文物因脱离海水而氧化损坏。 打捞上来的南海一号很快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考古队员在发掘过程中,陆续发现了约18万件文物,其价值之高令人瞠目。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龙泉窑暗纹青瓷的发现——原本全世界仅有三件的珍品,在南海一号上一次就发现了13件! 除了瓷器,考古队员还在一个竹筐中发掘出金叶和金链,这些金叶厚薄不一,印证了南宋商人的独特交易习惯——根据商品价值撕下相应重量的金叶进行交易。此外,还出土了精美的漆盒、胭脂盒和鎏金龙纹手镯等珍贵饰品,展现了宋代工艺的超高水平。

0 阅读:62

猜你喜欢

闻史忆今阁

闻史忆今阁

从历史角度审视当下,以全球视野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