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在闺蜜的撮合下,37岁的大学女教授,同意嫁给她66岁的闺蜜的父亲。 1935年那会儿,咱们中国大地可是真不太平,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有军阀混战不休。知识分子们呢,就像是在大风大浪里头的一叶扁舟,苦哈哈地找寻着安身立命之所。说到婚姻爱情,那更是乱世里头的一出大戏,让人琢磨不透。 就说熊希龄吧,这位老兄可是湖南出来的狠角色,当年国民党总理的风光,可不是盖的。可惜啊,两任老婆都早早离他而去,留下他孤零零一个人。但人家熊希龄没垮掉,反而一门心思扑到了慈善上头,也算是在乱世里头找到了点寄托。 再瞧瞧毛彦文,那可是大学里的女教授,有才得很,可惜情感路上一直不太顺。这不,生活的坎坷让她有点迷茫了。 故事啊,得从一次串门说起。熊希龄的闺女熊芷,跟毛彦文是闺蜜,俩人好得跟一个人似的。熊芷心疼闺蜜,就邀毛彦文到家里来坐坐。毛彦文这一来,就碰上了熊希龄。一开始吧,她对这位长辈那是满心敬佩。可谁承想,熊家的老朋友朱曦,在中间这么一搅和,事情就变得有意思了。 熊希龄六十六岁了,年纪不小,但人家有智慧、有担当,这一来二去的,就把毛彦文给打动了。毛彦文呢,三十七岁,独立得很,那股子韧劲儿,也让熊希龄觉得,这后半辈子啊,算是找着盼头了。 你说,这缘分啊,是不是挺奇妙的?你瞧,毛彦文起初可真没打算接受那段岁数差得有点大的婚约。你想想,堂哥摆了她一道,吴宓又磨磨唧唧,这婚姻在她眼里,不就跟走夜路似的,步步都得小心嘛。更别提熊希龄还是她同学的爹,这身份上的差距,简直就像天堑一样难跨。 可后来呢,熊芷挺着个大肚子找上门来,一番掏心掏肺的话,愣是把毛彦文给说动了。她这才明白,真爱哪用得着整天山盟海誓、死去活来的,有时候,就是两个人心照不宣地互相帮衬着,就这么简单。再加上老妈在一旁打气:“岁数嘛,就是个数字,别太在意!”毛彦文这才松了口,跟熊希龄手挽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的日子,那叫一个平静又甜蜜。虽然岁数差得大,但两人心里头那点小九九,对方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熊希龄还是一如既往地忙着他的公益事业,毛彦文呢,就成了他最坚实的后盾,啥都不怕。 可惜啊,好景不长,老天爷就是爱捉弄人,才过了两年,熊希龄就走了。可就算这样,这段短暂的婚姻,还是给毛彦文留下了不少宝贝回忆——虽然没有那些甜言蜜语、海誓山盟,但那种平平淡淡、稳稳当当的日子,才真的让人心里头暖和。 就像鲁迅说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那个乱糟糟的年代,他们俩愣是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还有另一种活法的可能。
1935年,在闺蜜的撮合下,37岁的大学女教授,同意嫁给她66岁的闺蜜的父亲。
云端的漫步者
2025-04-13 22:42:07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