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日军抵达一寺庙,映入眼帘的,是132名一丝不挂、且没了头颅的日军,为首的指挥官既恐惧,又气愤:“从没见过如此凶狠的中国军队!” 而这一幕,正是抗日名将莫德宏对日军暴行的回应,他用行动反击残暴的日军敌人,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血性。 在台儿庄战役中,莫德宏率领的138师奉命驻守在外围防线。 当时面对日军板垣、矶谷两大精锐师团的猛烈进攻,他没有固守传统的防御战术。 而是将部队分为“进攻、防御、预备”三大队,以此来“诱敌深入,围而歼之”的灵活策略重创敌军部队。 在此之前,日军敌人还曾经嚣张放下狠话,宣称:“三个月战胜中国,一年统治亚洲”。 然而敌人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会在此战役中遭遇滑铁卢,特别是莫德宏的“狼兵”以悍不畏死的冲 锋气势,直接撕裂了日军的阵线。 但在胜利的背后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台儿庄战役我军部队虽然大获全胜,但残暴的日军在溃逃途中,一支小队为了泄愤开展了屠杀村民 行动,妇女儿童无一幸免。 当这个沉痛的消息传到莫德宏耳中时,这位素以冷静著称的将领怒不可遏:“必须要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 就这样,莫德宏当即下令要追击这些残暴的日本溃军,一直追到了寺庙去。 莫德宏气愤的将藏匿在寺庙中的的132名日军团团包围起来。 面对这些贪生怕死而跪地求饶的日军俘虏,莫德宏脑海中闪过了昔日南京大屠杀的惨状。 我们的三十万同胞罹难,妇女遭凌辱,婴儿被刺刀挑起…… 于是莫德宏冷冷下令:“给我扒光他们的衣服,斩首示众!” 战士们手起刀落,直接就让日军敌人的头颅滚地,尸体更是被剁碎喂狗。 在莫德宏看来,这些惨无人寰的日军敌人简直就是不配穿人衣,更不配全尸入土。 所以当日军抵达寺庙的时候,映入他们眼帘的就是一百三十二名一丝不挂且没了头颅的日军。 当时为首的日军指挥官既恐惧又气愤,瑟瑟发抖地说道:“从来没见过如此凶狠的中国军队!” 讽刺的是,莫德宏的这个举动震惊了日军高层。 向来标榜“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军官,竟然还有脸痛斥莫德宏“残忍”,而他们自己却选择性的遗忘自己在南京城内的暴行。 这些昔日的施暴者,一旦自己沦为受害者,就急欲于以“文明”自居,企图洗白自己曾经惨无人寰的罪行。 ? 对此,莫德宏当时的复仇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国际社会质疑莫德宏违反了《日内瓦公约》,甚至我们的国内也有声音批评他的手段过激。 然而,如果将莫德宏的行为对比于当年日军的暴行,他的这种“以暴制暴”在民间反而赢得“血性英雄”之名...... 当年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中,两名日本军官以“百人斩”竞赛砍杀无数无辜的平民百姓;731部队用活人进行细菌实验;慰安所内数十万女性遭系统性性暴力。 这日本人的桩桩件件残暴行为和莫德宏相比只能说是有过而不及。 更可笑的是,日本政府一边要求美国撤销轰炸东京的李梅将军勋章,一边又拒绝为侵华罪行道歉。 这种“双标”的逻辑,就像德国学者所言:“忏悔者的镜子从不照向自己。” 但不管怎么样,我们不能否认: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如莫德宏般的军人,以他们的血肉之躯才筑起了民族存续的防线。 莫德宏的故事就像是一面映照战争和人性的棱镜,它反映出了侵略者的虚伪,也记录了一个民族在绝境中的怒吼。 当和平的钟声敲响,我们缅怀先烈,也更需要警醒:唯有直面历史,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1938年,日军抵达一寺庙,映入眼帘的,是132名一丝不挂、且没了头颅的日军,为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4-14 09:11:17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