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月14日,王菲接受明周专访1989年,陈少宝带着王靖雯(王菲艺名)

港影回忆录 2025-04-14 11:49:26

2001年4月14日,王菲接受明周专访

1989 年,陈少宝带着王靖雯(王菲艺名)介绍给新闻界认识。

当时唱片界都说她是一颗巨星,有型有声,出道后短短十年间,王菲从人妻、人母,又变回单身,之后又出现了和谢霆锋的恋情,但这些绯闻并没有影响她的事业发展,王菲早已名利双收,身边也有无价之宝女儿窦靖童相伴;唯一不同的是,她不肯再说话,几年来只以沉默及冷傲,迎接人生种种打击。

离婚的感受、事业的目标、对女儿、对自己的期望,以及对音乐的抱负,大众都想知道!有感于《明周》连续三年邀请的诚意,王菲终于肯开口吐露心声,更说出了心底话。

1991 年,陈少宝调任远东区工作,也不再担任经纪人,当时接任王菲经纪人的陈健添,认为来自内地的王菲,在香港没有太大发展空间,便以 200 万港币把她的合约转让给了台湾滚石唱片;同年王菲离开香港歌坛,在罗大佑的安排下,远赴美国接受滚石唱片培训,期间两人理念不合,罗大佑提前终止了与王菲的合约,王菲就此恢复了自由身。

1992 年,王菲主动找陈家瑛,希望她担任自己的经纪人,陈家瑛觉得王菲很有潜质就答应了,于是王菲回到新艺宝,也将她英文名 “Shirley Wong” 改为 “Faye Wong”,1994 年,王菲才改回了本名,以 “王菲” 的名义推出粤语专辑《胡思乱想》。

走红后的王菲很少接受采访,但唱片一张比一张受欢迎,这次《明周》的独家采访,陈家瑛也全程陪伴王菲。采访当日,王菲大清早便到发型屋剪发,剪掉了留了几年的一头长发,穿上一件吊带露肩黑衣,搭配黑色的镶边小外套,牛仔裤上系着一条粉红皮带,当时的王菲已经十分有型格。

谈到十年的改变,王菲也感受良多,她说:“变化很大?其实…… 变化一定有,但我没有认真回顾,从以前到现在的事,也不觉得需要停留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这只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自然而然走过来的过程。”

变化,包括在音乐上、在人生上、婚姻上的种种,王菲先谈音乐上的,“音乐一定有变化,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喜爱,每张唱片就代表那个时代的喜好!” 喜好音乐是天生的,但是,第一个令她的心灵产生震撼的,却是邓丽君的歌,“以前在内地,我们听的尽是中国民歌,只是听到邓丽君的,我才觉得‘怎么有人可以这样唱?好舒服,好好听’,心灵的另一个音乐区域给打开了;之后,我一直追求自己喜欢的、好听的音乐,与商业不商业无关,就如《我愿意》,我也喜欢听,又是大家喜欢听的,我一点也没有玩‘高调’,没有必要玩高调。”

王菲形容去美国是回魂阶段,初入乐坛的头两年,除了在录音室唱歌,除了听回自己的作品有满足感与快乐,一切技术的配合、语言环境的适应问题,都令王菲觉得压力太大。“去美国是我一个‘回魂’阶段,刚开始那两年,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一向有自信,只是,来香港后,文化上的差异令我较难适应。所以我去了纽约。”

“回魂” 之后,王菲事业开始步入新阶段,巨星开始诞生之际,她竟放下事业,飞回爱人窦唯身边。除了与他共处于四合院中,更放下一切享受,甘心去公共厕所倒痰盂、洗痰盂。记者把这等缠绵情景尽收镜头内。这位天后竟然可以为爱情,摧毁自己的事业?王菲直截了当地说:“开心!”

王菲接着说:“我想,我明白你的震撼,但对我而言,并不算是一回事!” 王菲对当日为爱付出的一切无悔,“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当时,我是想做这件事,是很舒服的事,我也不明白别人为何‘哗!’,在我的角度,我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平凡和伟大,我谈恋爱,我喜欢与他在一起,很多人都会这样做!我不明白我有什么不同……。”

可以为爱放下名利机会,但是,命运毕竟捉弄人,爱到尽头,结果还是以分离告终。闹离婚的那段日子,不少人看到王菲请了一批佛教师傅到其居所,还以为 “上师” 是为安抚阿菲破碎的心而来,王菲对此解释:“有很多事都只是误会,上师那时刚来港,我们便见见面,并不是外界说的那么刻意。” 抱着 “随缘” 的心,阿菲绝不愿被误会。在事业与感情之间,如果取不到平衡,阿菲如何解决?“由得它啰!顺其自然啰!” 能够把一切不快事淡化处理,阿菲觉得与本身的信仰很有关系,“我不是自小信佛,是有一次,我在无意间见到一本漫画书,讲六祖的事迹,我开始对佛产生兴趣,开始找书看。我是绝对情绪化的人,我绝对喜怒形于色,其实我有修炼自己,只是还未到…… 还不是太懂掩藏情绪,我还是会生气的,但我的心地,可是绝对善良。”

“善良” 是王菲做人的原则,也是她找伴侣、找朋友的既定条件,“我喜欢的人,甚或是喜欢过的人,都不会是坏人,我凭什么这样肯定?唔!凭直觉…… 在我印象中,在直觉这回事上,我从没有出错过,曾经是丈夫、朋友,什么都好,本身就很善良。”

一个凭直觉、凭感觉做事的人,曾经为爱牺牲了一点工作机会,放下了一些努力于事业的时间,王菲肯定地说:“这就是观点与角度的不同,我完全不这么认为呀!由结婚、生孩子、到离婚,我认为这些过程,完全没有影响我的事业,我觉得喜欢我的人,是喜欢我的歌,我不认为这样做会有影响,我和歌迷只是在音乐上互动,所以就算有人不开心要走,我无所谓!”

一句 “无所谓”,可见王菲那倔强自信的脾性,“在歌迷方面,我不会理会数量的问题。这么多年,有一直支持我的,但也有改变的,有人接受不了,离开了!也可能有新加入的,我已不是小朋友,也不是这类小朋友歌迷听我的歌。” 不止是音乐,就算是拍日剧、拍电影,她会认真选择,遇到好的人才,例如邀请伍佰、黄耀明帮自己作曲;与木村拓哉合作,她会欣赏他的专业能力,但不会刻意为打开什么市场而强行争取,这就是阿菲做事的原则。

音乐,是王菲最爱的,要与她沟通得到,这一点应该是关键所在吧!一个比她小十岁的 “小朋友”,可以在感情路上与她发展,音乐可是他俩一个共同的喜好,因为有共同的话题呀!提到 “他”,阿菲脸上顿时泛起一阵甜笑,完全没有回避问题,马上就答:“这是缘分!除了缘分还可以说什么?不发生在我身上,我才会觉得奇怪‘吓!怎么会这样的?’又只是另一次的震撼而已!”

与窦唯、与谢霆锋的两段恋爱,带给大家两次的 “震撼”,当时两人首次在公开场合手牵手,还是王菲主动牵着霆锋,那一刻,霆锋害羞了,对此王菲说:“他呀!哈哈…… 那我不知道他有这样的反应嘛!哈哈,实际上不是这样,又是一个误会,呀!不想解释这么多了。” 他对她是关怀备至,一个随心所欲,不定目标,却凭实力运气取得如此成就的人,竟被一个 “小子” 哄服,可见霆锋并不简单。

王菲声言,从头到尾,她都没有把事业放在第一位,“对我而言,什么都是第一,人生有很多事,家庭、事业、工作,我不会把它们排名,但会考虑如何分配时间。” 人生路上,带给她最大的快乐者,一定是 “开心果” 窦靖童。“基本上,我觉得我女儿,是来报恩的!”

信佛信缘的阿菲,觉得孩子的降临,有些是来向父母讨债,有些是来报恩。“她是来报恩,因为她真的带给我太多开心,印象中,除了坐月子期间相当辛苦,我不记得带她的日子有过什么苦。她很讲道理,虽然也有耍小脾气的时候,她也有自尊心,但只要说一下她就会听话,不调皮,算得上很乖,很乖。”

这几年,每当王菲工作得辛苦,或是情绪波动,女儿说的每句话,都会令她窝心之极,奋斗能量又再涌出。“我带孩子,也顺其自然,我不要做那种跟得太紧的全职母亲,我会和她讲道理,就如早前,她爱看《狮子王》,一天看几十次,回到学校还学狮子王爬在地上,结果给老师投诉。”

老师向王菲说明情况后,她马上教童童:“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老师叫你不要做,你就不要做。” 童童内心不服,还顶嘴妈妈,王菲不纵容她,继续教导,“我再说一次,如果你不听,老师要罚你,我也没办法帮你。” 当时童童没再说什么,但是,翌日回家,她认真地对母亲说:“今日我没有再爬地了。” 证明讲道理真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王菲是在父母的 “期望” 下成长,她觉得太有压力,她不肯再把这股压力加诸童童身上。发生任何事,她都会坦白与女儿讲清楚。阿菲说,在教育问题上,她有一个朦胧的概念,她觉得自己有能力照顾童童,一个在快乐的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不会比长在不开心的双亲家庭的孩子忧郁,直接问王菲:“再考虑结婚时,你会看女儿的感觉抉择吗?” 她说:“我想我不会凭她的喜恶去决定,因为我觉得,如果我喜欢的,她不会不喜欢。”

记者再问:“当初离婚时,你有担心过单亲家庭会给孩子带来影响?有没有影响过你的离婚抉择?” 王菲说:“没有!” 又是坚决一语。最后王菲还憧憬着:“我的生命中一定有个儿子,相士说的,有儿有女才够开心。” 想不到王菲,也有传统妇女的一面吧!

这个独家采访之后,王菲已没有再接受香港媒体采访,其后她的私生活,大家都是追看报道上的发展,除了一幕又一幕震撼画面,也只能用峰回路转来形容;总之,期间出现了李亚鹏,两人产下第二个女儿李嫣。2013 年 9 月 13 日,王菲在个人微博宣布离婚:“这一世,夫妻缘尽至此。我还好,你也保重。”

2014 年,王菲、谢霆锋复合。

0 阅读:15
港影回忆录

港影回忆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