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突然不买油了?俄罗斯急得跳脚!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进口

霏霰舞清扬 2025-04-14 12:12:28

中国突然不买油了?俄罗斯急得跳脚!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 年一季度进口量同比下降 6%,其中原油进口均价下跌 5.7%。这可把俄罗斯急坏了,副外长鲁登科 4 月 12 日在塔斯社直接喊话:"中国需要多少石油,俄罗斯就供应多少!" 俄罗斯为啥急成这样?首先是西方制裁下的 “断粮危机”。俄乌冲突后,欧洲对俄油实施 “价格上限”,乌拉尔原油一度跌到 47 美元 / 桶。俄罗斯被迫把 60% 的石油转向亚洲,中国又是最大买家,可今年进口量一下降,直接戳中经济命门 —— 能源出口占财政收入 40%,每桶油价跌 10 美元,年损失就达 300 亿美元。其次,美国制裁简直是 “神助攻”,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 125% 关税后,美国原油出口暴跌,2024 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原油仅 963 万吨,占比 1.7%,今年可能归零。俄罗斯本想趁机 “捡漏”,没想到中国反手掏出 “王炸”,一季度从俄罗斯进口原油同比仅增 2.2%,远低于预期。再者,中国需求变了,是 “结构性转变”。中国石化报告指出,2024 年石油消费量下降,预计 2027 年达峰。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 50%,仅 2024 年就替代汽油 1225 万吨,渤海湾还发现亿吨级油田,超深井钻探技术让页岩油开采成本降了 20%,俄罗斯 “囤油居奇” 的算盘彻底落空。 那中国为啥敢 “不买账”?一方面,能源转型打出 “组合拳”。中国光伏装机占全球一半,2024 年新增 200GW,加上风电、氢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 27%。传统能源需求萎缩,炼油厂都 “吃不饱”,2024 年炼油能力过剩 1.2 亿吨,部分炼厂甚至 “停工检修”。另一方面,进口来源在 “去俄罗斯化”。中国加速布局中东、中亚和非洲市场,沙特阿美在辽宁的炼油厂即将投产,年加工能力 1500 万吨,哈萨克斯坦通过中哈管道对华输油已达 1000 万吨 / 年,可俄罗斯 2006 年签署的中俄原油管道,至今没达 1500 万吨 / 年的设计目标,还在扯皮。还有,中国在价格谈判上有 “硬气”。俄罗斯想按欧洲价格卖油,中国不吃这一套,早年间谈判就因 “价格公式” 扯皮,现在手握 “买方市场” 主动权,用人民币结算、数字人民币账户等手段 “降维打击”,逼得俄罗斯不得不低头。 俄罗斯也没闲着,开始 “自救”。先是讨好中国的 “三板斧”:搞价格战,乌拉尔原油较布伦特原油贴水扩大至 8 美元 / 桶,比中东油便宜 15%;计划把中俄东线原油管道输送能力从 3000 万吨提升至 5000 万吨;结算上让步,中俄能源贸易人民币结算占比达 65%,卢布结算几乎消失。但也有 “曲线救国” 的无奈,通过哈萨克斯坦、伊朗等第三国 “曲线供油”,比如借中哈管道输送俄油,借伊朗 “影子舰队” 绕过制裁,可这种操作成本增加 10%,利润空间被压缩。甚至想 “捆绑销售”,把石油合作与军工、粮食挂钩,2025 年 1 月有俄罗斯专家放话:“中国若不加大石油进口,俄方将减少小麦出口”,结果中国反手和巴西签了亿吨级大豆协议,破解 “粮食威胁”。 这场博弈的背后,藏着啥终极答案?中国根本不缺油,缺的是 “能源安全”。通过 “原油 + LNG + 新能源” 组合,构建起 “三桶油 + 国家管网 + 战略储备” 的立体防御体系,2024 年战略石油储备达 5.3 亿桶,相当于 90 天进口量,扛得住短期波动。俄罗斯就不一样了,西方制裁让石油出口成本增加 30%,中国需求增长又放缓,两头受压。更致命的是,远东油田开发滞后,2025 年预计产量仅 1.2 亿吨,满足不了中国需求。从全球看,美国制裁加速了能源 “去美元化”,中国和 37 国开通数字人民币石油结算,沙特、阿联酋等产油国也在抛售美债,这场博弈的赢家,得是能掌控 “能源 + 货币 + 技术” 三位一体的国家。 俄罗斯副外长的 “豪言壮语”,本质上是能源霸权衰落的哀嚎。中国用十年完成从 “石油进口依赖” 到 “能源自主可控” 的蜕变,俄罗斯还在 “卖油还是卖尊严” 之间纠结。答案早就写在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里,写在页岩油开采的钻机上,更写在中国人 “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的底气中。你觉得中俄能源合作的未来会怎样?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0 阅读: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