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傻眼了!本以为中国不敢丢掉美国市场,结果没曾想,出口转内销了。 你看京东、拼多多这些平时在商海里拼杀的主儿,关键时刻真不含糊。京东上来就甩出2000亿的扶持计划,说是要帮外贸企业打通国内销路。 这些外贸厂平时给外国品牌代工,质量没得说,就是缺国内渠道。 京东直接从物流到营销全包了,以前给美国超市供货的衣服鞋子,现在通过京东的直播间就能卖到新疆、东北,连包装都换成了咱们自己的国潮设计。 拼多多更实在,砸1000亿搞补贴,专门给这些外贸货开“低价直通车”。 盒马和华润万家这种线下巨头也没闲着。盒马给外贸企业开绿色通道,以前进超市得半年审核,现在专人对接,两周就能上架。 广东有个做陶瓷餐具的厂子,疫情后美国订单砍了一半,差点倒闭,结果通过盒马的“外贸优品”专区,把出口的骨瓷碗摆上了国内货架,现在每天能卖出去上千套。 华润万家直接在超市里划出显眼的位置,搞“出口转内销”特惠区,老百姓逛超市一眼就能看见,摸得着质量,价格还比进口货便宜,自然愿意买单。 有人可能觉得,美国市场那么大,国内能补上吗?别忘了咱们有14亿人,光国内消费市场就40多万亿,相当于好几个美国市场。 以前外贸企业依赖出口,其实是把宝全押在别人身上,现在好了,京东、拼多多这些平台搭起了新戏台,让企业把产品从“出口专供”变成“内外兼修”。 就说那3000亿的顺差,分摊到每个人头上,一年多买200块钱的外贸货就够了,咱们老百姓平时多支持支持国产好货,这事就成了。 更关键的是,咱们的企业骨子里有股子家国情怀。美国不懂,咱们中国人讲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企业也一样。 京东、拼多多砸钱搞扶持,短期看可能不赚钱,甚至贴成本,但他们心里清楚,外贸厂背后是成千上万工人的饭碗,是整个产业链的稳定。 就像当年汶川地震,企业们捐钱捐物不含糊,现在面对市场压力,照样挺身而出。 这种把企业发展和国家利益绑在一起的劲头,美国那些只算利润账的企业根本想不明白——他们眼里只有KPI,咱们的企业心里还有份社会责任。 从市场逻辑看,美国这招其实帮咱们倒逼了转型。以前做出口,企业靠低价走量,利润薄得可怜,现在转内销,得琢磨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了。 现在再看,美国的“脱钩”反而成了咱们的转机。以前依赖出口,多少有点被动,现在主动转内销,不仅盘活了国内市场,还让企业练出了“内外兼修”的本事。 当美国还在玩市场霸权那套时,咱们用14亿人的内需市场证明: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再大的压力也能扛住,甚至把压力变成升级的动力。 这事儿,说到底是咱们中国企业的一股子韧劲儿,是民族情怀里的团结劲儿,美国看不懂没关系,咱们自己明白:自己的市场,自己说了算。
美对中国加关税到145%!我急忙给我在深圳做出口外贸的朋友打了个电话,问他怎么
【8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