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前后,中国遇到了百年一遇的自然灾害,人民群众的生活比较困难。但在这时候

小牧童那小罡啊 2025-04-14 14:32:12

1960年前后,中国遇到了百年一遇的自然灾害,人民群众的生活比较困难。但在这时候,毛泽东却收到了一封信,里面用《忆秦娥》的词牌,讽刺了中央以及毛主席制定的一些决策。 毛主席起初很生气,但看完署名后,长叹了一声,决定不深究,当作什么也没发生,因为来信人是巾帼英雄赵一曼的唯一后代陈掖贤! 虽然毛主席没有追究陈掖贤,但他自己却命运多舛,最后以自缢的方式,结束了一生! 陈掖贤是赵一曼在莫斯科留学期间,和同学陈达邦所生,只不过分娩是在国内。赵一曼自己出生在动荡的年代,她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一生安宁,便给他取了“宁儿”的乳名。 有了孩子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但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国民党到处在搜捕共产党人,赵一曼带着孩子很不方便工作,而丈夫陈达邦却远在苏联。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赵一曼认识了老乡李一泯,并通过他见到了陈达邦的妹妹,也是任弼时的夫人陈琮英,两人在商量后,决定将陈掖贤送到大哥陈岳云那里,他在政界颇有影响力,陈掖贤在那里是安全的。 1930年4月,赵一曼和陈琮英将陈掖贤带到武汉交给了陈岳云,而后就前往东北抗日,但令母子两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别竟是永别,而陈掖贤更是在二十多年后,才知道那个令日寇闻风丧胆的女英雄赵一曼,竟是自己的母亲。因为赵一曼的原名叫李坤泰,赵一曼的名字因工作需要改的化名,就连丈夫陈达邦也是在很久很久后才知道! 陈掖贤虽然出生在动荡的年代,且“年幼丧母”,但他还是比较幸运的,伯伯、伯母将其视如己出,所以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解放后被组织上转入人民大学外交系时,他就已是一名大学生了! 或许是陈掖贤从小就离开父母的缘故,他的性格比较内向,所以组织上认为不太适合外交工作,从人民大学毕业后,就被安排到了北京工业学校当老师,主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因陈掖贤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又是烈士的后代,所以对马列思想很有见地,他的课基本每次都坐满了人! 陈掖贤是烈士的后代,按照规定应当享受烈属待遇,并可以领到政府发的抚恤金,但他却说:我不要,妈妈的鲜血钱,我是用它来吃还是来穿?因此陈掖贤始终没有领过这笔抚恤金,就连烈属证都没去办,尽可能地和普通人一样,不搞特殊。 陈掖贤作为烈士的后代,组织上对他关心有加,到北京工业学校工作的时候,学校在教职工宿舍非常紧缺的情况下,仍给他单独分了一间房。只不过陈掖贤的个人日常生活“一塌糊涂”,有时甚至蓬头垢面地去上课,宿舍也是又脏又乱,每次学校检查卫生的时候,都无法过关,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就安排一位叫袁宝珊的同事,和陈掖贤同宿舍,协助他搞好卫生。 1960年前后,中国进入了一段困难时期,物资奇缺,一切凭票供应,陈掖贤和几个同事都被下放到楼梓庄公社参加劳动。但眼前的一幕却让他惊呆了,一些群众因肚子饿,把草根都挖出来吃,他很心痛,每天除了劳动外,其余的时间基本都躺在宿舍,一言不发。 父亲陈达邦担心他的身体扛不住,周末把他带到单位的食堂改善伙食,陈掖贤吃到了久违的肉,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心情更加地郁闷。 回来后,陈掖贤就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公开讽刺他以及中央所做的一些决策。这在当时可是犯了大忌,毛主席也非常地生气,但看到来信人是赵一曼的后代,他也没有深究,不了了之。 虽然陈掖贤没有被追究,但他始终觉得自己在享受“特权”,心情一天比一天郁闷,最后却确诊为“抑郁症”。 在感情上,陈掖贤也不顺。他的妻子是自己的学生,但因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恋爱,双方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都不太了解,婚后又聚少离多,所以生活上发生了不少矛盾,最后甚至都离婚了,不过在领导的帮助下,他们很快就复婚了,只不过矛盾还是不少。 这些大事小事,都让陈掖贤长期处在“郁闷”的状态,直接导致他自缢身亡。 1982年8月,陈掖贤又好几天没去上班,起初大家并没有发现异常,因为之前也出现过这种情况,但又过去了一两天,还是没有看到陈掖贤的身影,同事担心他会出现意外,于是赶紧到宿舍看看,结果发现他已自缢身亡,身体都僵硬了。 陈掖贤从小就缺乏父母的关爱,虽然伯父、伯母对他关爱有加,但他始终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久而久之就改变了他的性格,最终酿成了悲剧。

0 阅读:97
小牧童那小罡啊

小牧童那小罡啊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