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内蒙古一对夫妻因为养不起孩子,在儿子出生后,就把孩子送给一位46岁老光棍。老光棍如获至宝,为了养活孩子,老光棍卖掉了家里唯一一头猪,给孩子请了一个奶妈。40年后,这个孩子对老光棍的回报令人羡慕!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46岁的董栋小正经历着人生最黑暗的时期,他原本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一场意外夺走了他的两个孩子。 他的妻子因为接受不了丧子之痛,最终选择和董栋小离婚,这让他再次成为了孤家寡人。 1979年4月的一天,董栋小偶然得知同村的一户人家因为养不起孩子,打算将刚出生两个多月的男孩送人。 这个消息犹如黑暗中的一束光,瞬间照亮了董栋小已经陷入黑暗的人生,他打算收养这个男孩。 当时的董栋小已经46岁,家里还有年迈的母亲需要赡养,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董栋小相信,这个孩子不仅能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更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新的意义和动力。 怀着忐忑的心情,董栋小将这个两个多月大的男婴抱回了家,他给孩子起名“永在”,寓意“永远在身边”。 为了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他变卖了家中仅有的一头猪和大部分粮食,请来一位奶妈帮忙照顾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董栋小即使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他也会想方设法给孩子买些小玩具,希望能给予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然而抚养一个孩子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董永在16岁那年,他考入了重点高中旗下营中学,但此时董家根本拿不出高额的学费和书本费。 为了供养儿子上学,年近花甲的董栋小不得不加倍劳作,常常累得倒在地里。 董永在理解父亲的难处,为了能够改变家中的困境,他在一边努力学习的情况下,空闲之余还帮着父亲去干农活维持生计。 学校的后勤主任和校长得知董永在的家庭情况后,被这个勤奋好学的学生深深打动,他们决定免除董永在的学费,并为他提供免费的餐食。 这份善意不仅减轻了董家的经济负担,更给予了董永再继续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在父亲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下,董永在以优异的成绩保送进入了内蒙古师范大学。 大学期间,他勤工俭学,克服重重困难,终于顺利完成了学业,2001年,大学毕业的董永在如愿以偿地加入了武警部队,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进入军队后,董永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然坚持学习,先后考取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最终进入军事科学院工作。 如今的董永在已经成为军事科学院的副研究员,在学术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他的研究成果丰硕,完成了10多部学术著作教材、20多项课题研究,发表了60多篇学术论文。 除了在学术上的建树,董永在还积极参与实践工作,他曾多次作为武警部队宣讲团的专家成员,奔赴全国各地进行宣讲,赢得了官兵们的好评,多次受到武警总部的表扬。 2011年春节,当董永在看到年迈体弱的父亲独自生活时,他毅然决定将父亲接到身边同住。 从那时起,无论工作如何调动,董永在都会带着父亲一起搬家,从天津到北京,父子俩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为了能更好地照顾父亲,董永在甚至向单位申请了特殊待遇,在出差时也能带父亲同行,这样的安排虽然增加了工作的难度,但董永在却觉得一切都值得。 每天早晚,他都会细心照料父亲的起居,常常带父亲散步游览,颐和园、天安门、八达岭长城等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父子的身影,让老人家感受到儿子的孝心和关爱。 在闲暇时光,父子俩经常促膝长谈,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董永在会向父亲讲述自己的工作和研究,董栋小则会回忆过去的岁月,诉说那些艰难却又温暖的往事。 董永在常说,虽然他和父亲没有血缘关系,但每次坐在父亲身边,心里都会感到无比踏实和平静,这份感情,超越了血缘的界限,成为了他们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 在董永在的书桌上,放着一张从《资本论》中摘抄的卡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这句话不仅是董永在学术研究的座右铭,也是他人生的写照。 从被收养的孤儿到优秀的军人学者,董永在的人生道路同样充满坎坷,但正是这些艰难的经历,让他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信息来源:人民武警——2022.02.17《带养父进京做博士后研究,11年形影不离,这位上校让人动容……》)
1979年,内蒙古一对夫妻因为养不起孩子,在儿子出生后,就把孩子送给一位46岁老
受伤的金珂
2025-04-14 16:43:39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