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哲学,学虚无了怎么办?这是我通过阅读和思考得到的启发。 首先,从...
枫儿的
2025-04-14 19:39:14
学哲学,学虚无了怎么办?这是我通过阅读和思考得到的启发。
首先,从王阳明心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虚无,其实也是一种私欲。
想象一下,如果你今天能够通过学习哲学,写出一本科普哲学的书,你还会感到虚无吗?如果这本书还能畅销,你就更难有空虚感了。
所以,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你的潜意识在质疑:读这些东西似乎没有用。
那么,哲学本身是虚无的吗?从量子力学的角度来说,如果把原子比作一个操场,原子核就像一颗豌豆,虚无占据了99.9999%的空间。
世界的本质就是虚无。马斯克那么牛逼,也认为:人类生活在虚拟宇宙里。你只是读哲学感到虚无吗?不是的。每天的工作,也不一定让你感到充实啊。
除此以外,你在读的时候,觉得自己理解了就完事了,但是理解和体验是两件事。
理解只是头脑的一种自以为是而已。正如度阴山老师所说:生活和工作才是最锻炼人的道场,除此而外,全是虚无。
读到一个触动点,想办法把它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才是最重要的。
总而言之,不要执着于这种虚无的感受。你要提醒自己,在这虚无的背后,还有一个无限的意识。
意识的主体能够感受到虚无,但虚无本身只是一种幻象。真正永恒不变的,是那个正在反思的你。
这个“大你”并不在意虚无与否,因为它本身就是圆满的。
我经常刷水晶直播间,上次看到一个女生买了一条很便宜的手串。上面有一颗带有黑点,她就要求主播单独换掉那颗珠子。
主播当然不同意。其实,买回来后自己摘掉那颗珠子就好了,毕竟性价比很高嘛。但是,那个女生就是很执着。这就说明:有些东西在你看来是问题,在别人看来却未必是。
也就是说,并不是哲学让你感到虚无,而是你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让你感到虚无。
这种方式是什么呢?就是过于在意某一种感受,然后急于想要解决它,而不是与之和谐共处。共勉!读书成长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