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杨尚昆负责元帅授衔工作,副主席刘少奇强烈反对:“一定不能给陈毅授予!”周恩来听闻此事,寝食难安,立马给杨尚昆打了通电话。 1955年的晚上,中共中央书记处的灯光依旧亮着。这不是中央书记处(后称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一次就将军衔授予哪位将军的问题召开会议。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等历经战火的领袖们再次聚集,商讨解放军高级将领的授衔、授勋事宜。 两年前,1954年陈毅被委以重任,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并且还负责科学院、政法、文化等多个领域,甚至开始涉足外交工作。到了1955年,随着工作范围的再次调整,陈毅分管的领域进一步扩大,包括了国务院的第一、第二办公室、民族事务以及科学、卫生工作。按照当时对于因工作重心在地方而不授予军衔的标准来看,陈毅似乎也适合这一准则。 然而,在会议上,刘少奇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对于给予陈毅元帅军衔表示异议。这不仅是因为陈毅的职务范围,还涉及到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考虑:如果不授予陈毅元帅军衔,那南方红军游击队、新四军和华东野战军(简称三野)中必须有一位代表成为元帅。在这样的背景下,粟裕,这位早在授衔之前就已经向毛泽东提出辞去职务并得到批准的解放军总参谋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个位置的当然人选。 这个时刻,刘少奇的提议是在为粟裕争取成为元帅的最后机会。 9月11日那天,周恩来从北戴河的疗养地拨通了电话线,连到了正在北京的杨尚昆那里。电话那头,周恩来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他在电话中提出了对授予陈毅元帅军衔的强烈支持。 周恩来在电话中提到,授予陈毅元帅军衔,并不会影响他目前或将来的工作职责。他甚至引用了苏联布尔加宁的例子来加强自己的论点。 经过数日的讨论和考虑,周恩来的提议最终获得了通过。9月16日,他亲自签发了一份重要的函件,正式将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十位杰出将领的名字提交给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授予他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9月23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在这一建议的基础上,正式通过了授予朱德等十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 在军衔正式公布之前的某一天。许世友,性情直率、勇猛果敢的9纵司令员,得知自己即将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消息后,心中萌生了不甘。在他看来,自己在战场上的辉煌成就,完全有资格获得更高的荣誉——大将军衔。于是,他决定亲自找到周恩来,希望能够为自己争取更高的军衔。 许世友找到周恩来的那一刻,直言要求授予大将军衔。然而,周恩来的回答却是简单而深刻:“粟裕也只是大将呀!”这短短一句话,瞬间点醒了许世友。粟裕,这位在孟良崮战役中创造奇迹的华东野战军战役副司令员,以及在“攻济打援”战役中担任全军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政委,他的功绩和地位在军中是无人能及的。如果连粟裕都是大将,那么作为他麾下的许世友,自然也只能是上将。 在新中国军衔体系中,每一个军衔的授予都是经过严格考量的,它不仅代表着对个人功绩的认可,也是对整个军队历史和贡献的尊重。 许世友在听到周恩来的回答后,沉默了。从那一刻起,这个被后人称为“粟裕震大将”的故事,在军中传为佳话。
1955年,杨尚昆负责元帅授衔工作,副主席刘少奇强烈反对:“一定不能给陈毅授予!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2025-04-15 08:46:39
0
阅读:1858
曾竞
周总理高瞻远瞩[点赞][点赞][点赞]
邓旺斌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