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任务就是让她们怀孕。”2023年1月7日,尼日利亚警方突袭一家不起眼的草

青黛灵韵 2025-04-15 09:49:06

¥“我的任务就是让她们怀孕。”2023年1月7日,尼日利亚警方突袭一家不起眼的草屋,抓捕了一个17岁的男子,和十几个怀孕在身挺着大肚子的年轻女人。 在拉各斯的贫民窟,每天有超过350万人为生存挣扎。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尼日利亚37%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8400万人每天生活费不足1.9美元。 这种极端贫困催生了畸形的“生育产业链”:犯罪团伙以每天50美元招募年轻男子使女性怀孕,而走投无路的女性为换取50美元“怀孕奖金”沦为生育工具。 一个男婴在黑市可售80万奈拉(约470美元),相当于普通家庭两年收入。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婴儿被卖给极端组织训练成童子军,甚至成为宗教仪式的祭品——2011年破获的犯罪团伙中,每个婴儿转手价高达6400美元。 这种暴利背后是犯罪网络的精密运作。2024年12月曝光的奥贡州“婴儿工厂”,将孕妇囚禁在小黑屋直至分娩,新生儿以1000-1200美元高价售出。犯罪团伙甚至与地方政府达成“默契”,将非法收入纳入税收体系,形成“合法化”保护伞。 尼日利亚并非缺乏法律:卡杜纳州规定强奸儿童者可判死刑并阉割,拐卖儿童最高可判终身监禁。但2023年曝光的“法官鞋装贿金”丑闻揭示了系统性腐败——一名上诉法院法官为收取3000万奈拉(约66万元人民币)贿赂,竟将钞票塞满鞋子赤脚离开。 这种腐败渗透到执法体系,2024年经济和金融犯罪委员会虽追回近5亿美元赃款,但人道主义事务部部长仍因挪用5.85亿奈拉弱势群体补助金被停职,显示高层腐败根深蒂固。 受害者维权之路更是充满荆棘。被解救的孕妇常遭社会排斥,无法获得医疗救助,甚至面临“杀光全家”的威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数据显示,每100名遭受性暴力的儿童中,仅有不到5人能得到有效救助。 在尼日利亚,女性从出生便被视为“二等公民”。44%的女孩在18岁前被迫结婚,15-19岁少女孕产妇死亡率是发达国家的4倍。北部农村女性文盲率高达75%,她们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更遑论反抗命运。 犯罪团伙利用这种结构性压迫,在贫民窟张贴“高薪代孕”广告,承诺“怀孕后每月发放营养费”。许多少女为给家人治病或供弟弟上学铤而走险,甚至家庭主动将女儿送入“婴儿工厂”——在他们眼中,女儿的子宫比教育更有价值。 这种性别暴力正在跨国蔓延。2023年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破获的跨国婚骗团伙,主犯正是尼日利亚籍男子。他们冒充英国工程师诱骗中国女性,甚至将受害者骗至马来西亚实施轮奸。这种犯罪模式正从非洲向亚洲扩散,形成黑色产业链。 2023年总统提努布签署行政令要求法官公开财产,但执行效果有限。2024年经济和金融犯罪委员会虽创纪录追回5亿美元,但司法系统的腐败仍未根除。 世界银行建议尼日利亚发展农业和制造业,创造500万就业岗位,但政府执行力备受质疑。2024年通胀率高达28%,63%人口陷入“多指标贫困”,经济困境加剧犯罪滋生。 面对跨国犯罪网络,中国与老挝、缅甸、泰国在2024年清迈会议中达成打击人口贩卖共识,但与尼日利亚的合作仍需加强。 中尼2024年双边贸易额突破171亿美元,这种经济纽带应为安全合作提供基础。国际社会的援助也需升级——UNICEF2023年2300万美元预算杯水车薪,亟需建立更长效的资金机制。 在拉各斯贫民窟,17岁孕妇阿米娜的话道尽悲哀:“我知道孩子可能被卖掉,但至少我能让弟弟读完初中。”当生存成为唯一选项,尊严与人性被碾碎在贫困的车轮下。 终结这场人道危机,需要尼日利亚政府刀刃向内的勇气,国际社会的真诚援助,更需要全球对结构性不平等的深刻反思。这不仅是尼日利亚的挑战,更是人类文明必须跨越的道德鸿沟。 信息来源:手机环球网 尼日利亚“婴儿工厂”揭秘:怀孕女子黑市卖孩子

0 阅读:348

评论列表

用户86xxx88

用户86xxx88

2
2025-04-16 03:20

没有实业,没有经济能力,人就活得毫无尊严。

青黛灵韵

青黛灵韵

青黛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