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局长,不当也罢!”2005 年,河北广平县副局长郑成月,因执意揭开聂树斌奸杀案疑云,命运彻底改写,由前途光明的警界精英,沦为家徒四壁、重病缠身之人。 1994年8月,石家庄西郊的玉米地发生一起强奸杀人案,36岁的女工康某在回家路上遇害,尸体六天后才被发现。 彼时的刑侦技术有限,办案人员仅凭目击者提供的“蓝色自行车”线索,就将刚满20岁的工厂临时工聂树斌锁定为嫌疑人。 从抓捕到枪决仅用七个月,这起案件便草草结案,没人想到,十一年后这个尘封的旧案会掀起惊涛骇浪。 2005年1月,河北广平县公安局副局长郑成月在河南荥阳提审逃犯王书金,这个背负多起命案的凶徒在审讯中突然交代:“石家庄西郊玉米地那女的,也是我弄死的。” 老郑的警服瞬间被冷汗浸透——那起案子十年前就结案了,所谓的“凶手”聂树斌早被枪毙。 他连夜调取两份案卷对比,发现王书金对作案细节的描述与现场勘查完全吻合,而聂树斌案卷里连最基本的审讯记录都不全。 这个发现让老郑彻夜难眠,他清楚翻案意味着要和整个司法系统较劲,但看着案卷里聂树斌歪歪扭扭的签名,想到那孩子被枪决时和自己儿子一般年纪,他咬着牙把两份案卷塞进公文包。 第二天省厅会议室里,领导把茶杯重重砸在案卷上:“你儿子政法大学政审到关键阶段了。”老郑攥紧拳头没接话,转头就把案件疑点捅给了《河南商报》。 媒体报道引发轩然大波,河北政法委成立联合调查组,老郑以为曙光将至,没想到专案组刚成立就被叫停。 有人开始在他家楼下转悠,阳台玻璃半夜被砖头砸碎。最狠的一招是突击审计——查了他经手的八百多起案件,硬是挑不出毛病。 49岁那年,刚被评为“全国优秀警察”的老郑突然接到退休通知,理由是“年龄到线”。 失去公职的老郑反而放开手脚,他自掏腰包帮聂家请律师,带着聂母跑遍最高法、最高检。最艰难时全家靠妻子卖煎饼度日,儿子公务员考试笔试第一却被刷下来。 2007年二审法庭出现奇观:公诉人拼命证明王书金没杀人,王书金却跪着喊“人就是我杀的”。旁听席上的老郑警服扣子都崩飞了,攥着聂母送的千层底鞋垫直哆嗦。 转机出现在2014年,最高法打破常规将案件移交山东异地复查,老郑把攒了十年的火车票铺了满床——从广平到郑州的K2285次,石家庄到北京的G672次,整整437张。 当律师终于看到残缺的原始案卷:聂树斌的口供缺失前七天记录,关键物证自行车颜色对不上号,所谓的“认罪签名”笔迹明显不同。这些铁证让案件迎来曙光。 2016年,最高法的无罪判决通过收音机传来时,老郑正在医院做透析。这个被尿毒症折磨得只剩80斤的汉子,突然扯掉针头朝着南方连鞠三躬——那是聂树斌老家的方向。 没人知道他为这一刻熬过多少夜:工资被冻结时啃冷馒头充饥,房子被查封后睡在警车后座,最困难时网友凑钱给他买透析机。 2022年,64岁的老郑在聂树斌墓旁长眠,墓碑上“人民警察爱人民”七个字,是他用命换来的誓言。 如今,广平县公安局老楼的三楼东窗台上,同事们还会摆个苹果橘子,那是老郑当年熬夜查案时常吃的零嘴。斑驳的窗框在夕阳下投出十字阴影,像座永不倾斜的天平。
“这个局长,不当也罢!”2005年,河北广平县副局长郑成月,因执意揭开聂树斌奸
寒梅傲骨雪中情
2025-04-15 11:46:1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