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真是被玩得明明白白。当初咱中国白菜价卖给各国,其他国家假装自己没有,就等着咱们供应,没想到2024年开始管控了,全球稀土矿都冒出来了。 如果把全球高科技产业链比作一口锅,那稀土就是火。谁控制了火,谁才能真正掌勺。 而现在这把火,就掌握在中国手里。 2024年,中国稀土储备制度全面上线,关键军工用途的稀土直接锁死,外媒一片哗然。 尤其是美国,F-35战机的关键材料断供,新能源、电动车产业链直接“卡脖子”,军工预算暴增300%,可砸了钱还是得找中国进货。 有网友有专业人士表示,这不是资源战,这是话语权战。中国手里握的是技术+标准+生态的组合拳。 其实这局棋,我们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布好了。 20世纪90年代,中国直接掀桌子,把稀土价格砸进地板,一吨只卖八万元,连电费都不够。有些人当时看不懂,觉得这不是自己往死里赔吗? 可懂行的知道,这是一场用“赔本赚控制权”的战争。当年为了换芯片、通道、技术,中国用血汗换出口,只为把产业链硬生生抢到自己手里。 江西、两广的地下水发黑,矿区人洗澡不敢张嘴。但也正是这一步步“砸路”的拼命,让中国掌握了全球90%的稀土提纯技术和产业链。 别小看这门手艺,全品类稀土分离,世界上能干的只有中国。你就算有矿,没锅没火,照样炒不出味儿。比如土耳其,整天吆喝“全球第二大稀土矿”,但提不出货,最后也只能全靠中国代工。 美国倒是有点家底,不过虽然芒廷帕斯矿重启了,可他们要是想提一吨镓,要烧掉三峡半年电量,电费比稀土还贵,结果矿石转一圈,又得灰溜溜的送回中国提纯。 与此同时,日本也搞了深海采矿,结果捞上一船鱼,稀土连影都没看到。 为什么别国搞不成? 因为稀土不是孤零零的挖矿那么简单的,它是一整条链:从开采、冶炼、分离、加工、合金到最终应用,一环卡死,全盘报废。 而这条链,中国硬是用了三十年时间,一锤一钉砸出来了。 最狠的是,中国不光搞出了链条,还降住了污染。污染物排放降了九成,干净、便宜、效率高,这在环保严苛的国际市场简直是降维打击。 其实,历史上最早重视稀土的国家,其实是美国。 曼哈顿计划时期,科学家首次认识到稀土在原子能中的关键作用。冷战期间,美国一度掌握核心冶炼技术,但由于环保、成本、技术迁移,最后产业链自己断送给了中国。 2010年开始,中国不再无限制出口稀土,讲规矩、设门槛、定配额。这一收,全世界傻了眼,才知道自己芯片、马达、战机,全靠中国供货。 如今,蒙古、巴西、澳大利亚纷纷试水稀土项目,可最终发现——挖矿容易,烧锅难。你有矿?我有火。你有矿?我有锅。最终还得拉到中国来提纯。 到了今天,稀土不再是矿产资源的战争,而是规则之争,话语权之争。 中国也不再只做资源搬运工,而是把稀土链和新能源、机器人、低空飞行器深度绑定。一边锁死中重稀土出口,一边加快高端磁材研发,用的是“分化战术”:民用放开、军工锁死,让人有盼头,却摸不着核心。 到了2025年,钐、钆等7种稀土列入出口管控目录,全球磁材需求年增1.75万吨,谁没技术,谁就只能靠买。 所以稀土不是“稀”,是“精”。不是你有没有,而是你能不能炼、能不能控。中国玩的是围棋,不是斗地主。一颗子先落下,再步步为营,如今棋盘上缝隙越来越少,对手出招的余地也越来越窄。 所以说,咱们这场仗打得真是漂亮!
如今看来,关税战不过是个幌子,美国贸易逆差并非问题的根源,更动摇不了其根基,说不
【5评论】【10点赞】
用户10xxx35
看报到世界不缺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