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乔冠华归葬故乡盐城遭到拒绝,妻子章含之无奈之下找到一个人帮忙,此人在当时的环境下,不仅没有丝毫顾忌,反而还主动说道:放我这吧,我可以替他当守墓人! 最终,这位杰出的外交家在死后没能落叶归根,反而被葬在了其它地方,这件事情也是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乔冠华出生于1913年的江苏盐城,虽然当时国家的情况不好,不过乔冠华家里条件还不错,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还得以学习。 对于乔冠华的教育问题,他的父亲也是十分重视的,而且乔冠华从小就十分聪明,在学习的时候也是十分认真。 他喜欢读书,对于各类书籍都有兴趣,所知甚广,在16岁的时候就上了清华,不过这并不是乔冠华的终点,而是他腾飞的起点。 那时候他学的是哲学系,在1933年的时候,他去了日本继续深造,在1935年的时候,他又去了德国留学。 在学习专业课程之余,乔冠华也会学习军事科学,在1938年的时候,他选择了回国,在《时事晚报》做总编辑,发表一些政论和国际评论的文章。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就进入了外交部,正式开启了外交生涯,他有着极为丰富的知识储备,在逻辑分析以及语言表达上也是极为优秀。 再加上他在日本以及德国留过学,这样的经历让乔冠华精通多国语言,在外交部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好。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大概就是乔冠华那“震碎联合国议会大厦玻璃”的笑了。 在感情上,乔冠华有过两任妻子,一个是龚澎,一个则是章含之。 之所以后来会和章含之在一起,一方面是因为情难自禁,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发妻身死。 乔冠华对龚澎的感情还是很深的,虽然没有多么轰轰烈烈,两人却也是相得益彰,在龚澎身死之后,乔冠华更是短短时间内就露出了老态。 后来他遇到了小他二十二岁的章含之,之前章含之是做老师的,不过章含之在教毛主席外语的时候,毛主席觉得这个姑娘只是做一个老师实在是屈才了,就把她推荐进了外交部。 而让章含之和乔冠华正式认识的,是因为一本书。 那时候章士钊写了本《柳文指要》的书,然后给自己的好朋友都寄了一本,因为知道自己女儿和乔冠华是一个部门的,就让自己女儿把书给送过去,这也只是顺手的事。 只是那时候章含之自己也忙,再加上一些其它的事情,书一直都没送到乔冠华手上。 这件事后不久,乔冠华在见到到章含之之后,就说了句:“你就是拦下了我的书的章含之吧。”这句话更多的是玩笑话,不过也算是让人印象深刻的开场白了。 就这样,两人算是正式认识了,在之后的相处中,两人配合也是十分默契,章含之本人也是十分优秀的,长时间的相处让他们对彼此都动了心。 只是年龄上的差距让他们两个都将这份感情给死死压抑着,但感情并没有消失,反而随着时间的发展,感情也是越发的好了。 一直到最后,他们两个都无法再抑制自己的感情,决定冲破世俗的偏见在一起,在1973年的时候,他们两个正式结婚。 此后两人就一直相伴着过日子,感情也是一如既往,在最困难的时候,章含之也一直陪伴在乔冠华的身边。 在乔冠华去世之后,章含之舍不得丈夫离开,还把乔冠华的骨灰摆在了自己的卧室里,就当做乔冠华还没有离开。 但这也不是办法,乔冠华清楚,无论如何,还是要让丈夫入土为安的,而墓地首选自然就是丈夫的老家,江苏盐城了,毕竟中国人都讲究一个落叶归根。 乔冠华也曾经说过,想要葬在一个风景明秀的地方,只是因为遭到当地拒绝。 实在没办法,章含之就去找了乔冠华的朋友李颢,在李颢得知此事之后,当即就表示可以葬在苏州,还自荐做守墓人。 章含之就在苏州找了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让自己的丈夫在苏州长眠,此后盐城那边提议让乔冠华回到盐城落叶归根,只是章含之不想在再打扰到乔冠华,就拒绝了。
1985年,乔冠华归葬故乡盐城遭到拒绝,妻子章含之无奈之下找到一个人帮忙,此人在
寂影随风舞袖如
2025-04-15 13:42:23
0
阅读: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