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始终提防和不接纳俄罗斯,把普京从鸽派逼成了鹰派?这么说吧,俄罗斯这种国家有一个毛病,凡是任何对他友善的表示,都会被他视为软弱,都会被他视为可以进一步提出无理要求的试探。他只相信丛林法则,虽然他并不最强的。所以俄罗斯短短几百年的历史来看,谁越是打他打的狠他就越是对谁友善妩媚。谁要是把他当个人,对他客客气气的,他就要想尽办法折腾你。 西方对俄罗斯的提防和普京的转变,本质上是两种文明逻辑的碰撞。俄罗斯的历史基因里刻着 “以牙还牙” 的生存法则,而西方则用 “绥靖” 与 “对抗” 交替的方式,一步步把普京从试图融入西方的鸽派逼成了强硬的鹰派。 先说俄罗斯的 “毛病”。从彼得大帝西化改革开始,俄罗斯就像个穿着西装的北极熊 —— 表面学着欧洲的礼仪,骨子里还是草原民族的丛林法则。 1812 年拿破仑打到莫斯科,俄军一把火烧了首都,用焦土战术反杀,结果欧洲人反而尊称沙皇为 “欧洲救世主”。 但等到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提出 “欧洲是我们的” 时,欧洲立刻患上 “恐俄症”。这种矛盾在苏联时期更明显:斯大林在二战中用 2700 万生命拖住纳粹,结果刚打完仗,西方就搞起 “马歇尔计划” 挖苏联墙角,逼着赫鲁晓夫用导弹危机来对抗。 西方总觉得俄罗斯是 “伪西化”,只学技术不学制度。彼得大帝改革时,农奴制反而更僵化;叶卡捷琳娜大帝一边读伏尔泰的书,一边镇压农民起义。 这种表里不一让西方始终把俄罗斯当 “东方野蛮人”。就像基佐在《欧洲文明史》里刻意忽略俄国,讽刺它 “既不欧洲也不文明”。 普京刚上台时其实是想融入西方的。 更绝的是 2008 年北约峰会,公开宣布乌克兰和格鲁吉亚 “未来将加入北约”,这就像在俄罗斯胸口插了把匕首。普京这才明白,西方的 “友善” 是陷阱 —— 你越退让,他们越得寸进尺。 最典型的例子是北溪 - 2 项目。德国为了能源安全,和俄罗斯合作建天然气管道,美国却用《以制裁反击美国对手法》威胁参与国。2022 年管道被炸,西方调查结果指向乌克兰,却不了了之。 这种 “我可以用你能源,但你不能用能源挣钱” 的逻辑,彻底激怒了普京。 西方的 “绥靖” 更要命。2014 年克里米亚公投入俄,西方除了制裁没别的动作。普京发现,只要动作够快够狠,西方根本不敢硬碰硬。 于是 2022 年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只能祭出 “28595 项制裁” 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数。结果俄罗斯经济非但没崩溃,反而通过转向东方实现增长,2024 年 GDP 按购买力平价跃居全球第四。 普京的转变有个关键节点:2015 年他在瓦尔代论坛说 “我是鸽子,但有铁翅”。这句话道尽了俄罗斯的生存智慧 —— 你跟我讲规则,我就用规则反制;你跟我玩丛林法则,我就比你更狠。 西方总觉得俄罗斯是 “规则破坏者”,却忘了是他们先把俄罗斯逼到墙角。 看看埃及的例子。萨达特为了讨好美国,放弃阿拉伯世界领导权,结果换来的是国内经济崩溃、政权不稳。 俄罗斯要是学埃及 “投降”,早就在北约东扩和颜色革命中四分五裂了。 教员说《水浒》好就好在投降,因为投降的结果往往是被吃掉。俄罗斯 300 年历史证明,对西方客气就是给自己挖坑,只有拳头够硬才能换来尊重。 现在西方还在重复历史错误。AUKUS 协议搞核潜艇部署,结果被中国 055 驱逐舰在澳大利亚周边 “遛弯” 反制。 这就像当年北约东扩刺激普京一样,越打压俄罗斯,它反弹越狠。普京从鸽派变鹰派,不是因为好战,而是西方用行动教会了他: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妥协换不来安全,只有亮出 “铁翅” 才能生存。
俄罗斯没有未来,普京之后必然二次解体,如果仔细分析一下俄罗斯的话,就是一个变形的
【22评论】【5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