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13日,我军司号员杨忠孝在追击马家军残匪时,击毙了一名匪徒。由于此人的穿着与众不同,围观的我军官兵都说:“穿这么阔气,一定是个大官。”经过检查,搜出了一块重4两9钱的金子,接着又发现一块刻有“马英之印”的印章。 1949年的寒冬,青海大地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追击战,解放军正对马家军残匪势力进行着最后的清剿,这批土匪的首领是马英和马德昌,是马家军骑兵第8旅的旅长,马德昌则是马步芳的堂侄,担任骑兵团长,两人既是战友,又暗藏矛盾,都觊觎着马家军骑兵的最高指挥权。 兰州战役后马家军损失惨重,但马英因担任总预备队,实力得以保存,他不甘心就此认输暗中筹划反扑,12月5日马英在大通县发动叛乱,他原本计划发动5000多人的暴乱,但因征兵不到人,实则真正参与造反的不过1700多人,而且大多数人连枪都没有。 然而马英低估了解放军和当地百姓的力量,大通县城虽然守军不多,但装备了先进的通讯设备,迅速呼叫到了增援,更重要的是当地百姓对马家军的暴政早已不堪忍受,村庄集体抵制马英的征兵,使得叛乱军队难以扩大。 解放军采取了政治争取与军事打击相结合的策略,一方面派出精锐部队追剿,另一方面也派人宣讲政策,瓦解叛军的意志,这种策略收到了显著效果,许多被裹挟的普通百姓纷纷脱离叛军。 12月13日,是这场追击战的转折点,那天杨忠孝站在山坡上吹响了冲锋号,就在这时他发现一个穿着华丽的人影正在逃窜,凭借优秀的枪法,杨忠孝一枪命中目标。 被击毙的不是别人正是马德昌,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让残余匪徒闻风丧胆,马英的处境更加艰难他的叛乱计划彻底破产。 最终马英也未能逃脱法网,在这次剿匪战中被击毙,结束了马家军在青海的统治,战后检查发现马英随身携带了一块重达4两9钱的金子,以及刻有"马英之印"的印章,足见其贪婪本性。 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成功,更是民心所向,当马英的尸体被运往西宁示众时,无数曾经受其压迫的百姓拍手称快,称"政府为我们除了一大害"。 战后解放军积极推动土地改革,真正让利于民,这一举措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为青海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和“点赞”,方便您下次看到更加精彩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感谢支持。 信息来源:(《马家军与青海抗战》.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2年.)
1949年12月13日,我军司号员杨忠孝在追击马家军残匪时,击毙了一名匪徒。由于
青山绿水情难离
2025-04-15 15:12: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