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5天预测13级大风,被全网点赞的这位赵同学,悬了! 前几天,这位北京工商大

雨琴评历史故事 2025-04-15 15:26:42

提前5天预测13级大风,被全网点赞的这位赵同学,悬了! 前几天,这位北京工商大学大二学生赵同学,在自媒体“气象之语”,发布大风气象预报,多家官媒报道与转载,被誉为“全网最早大风预测”。 这两天,大风刮停,气象部门终于缓过神来,最新发文,发出严正警告: “天气预报”不是你“想报就能报”! 文中,援引了2003年中国气象局出台的《气象预报发布与刊播管理办法》,其中提到“违规发布传播处理办法”: 1.非法发布气象预报的; 2.不使用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提供的最新气象预报。 由相关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 也就是说,相关部门可以对赵同学处以罚款,最高5万。这事怎么看呢? 首先,气象部门罚得对不对?当然对,如果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天气预报造谣生事,不加以禁止,肯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那么,赵同学这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背景,所发布的天气预报准确而有可信度,又该如何定义呢?是否属于“非法发布气象预报”? 可以想见,2003年气象部门制定《办法》时,网络自媒体尚未起步,即使有民间人士研究天气,其传播范围也非常之小,仅限于朋友同事之间口口相传。 哪曾想到,经过20年,网络自媒体已如此澎湃发展,一个人竟然能够通过发布天气信息,获取如此之大的流量,气象部门也有点蒙圈——你们要是都来发布天气预报,要俺们干什么?赶紧叫停 个人认为,气象部门作为主管机构,也要适应时代发展,比如,指导媒体平台,搞气象博主资质认证,将那些专业选手筛选出来,打上标签,充分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既能做科普,又能和主管机构的权威信息相辅相成,何乐而不为? 非要将已经陈旧的法规办法祭出来,高悬一柄尚方宝剑,显得威风凛凛,如此一来,气象部门的管理角色有了,服务角色又如何?是否显得武断呢?[灵光一闪]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雨琴评历史故事

雨琴评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