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某中医:总是看到一些老中医的病案,辨证辨机有时候虽然牵强,但大多数错位不大,其特点就是用药量超大,常规者几十克,一些药物即使是贵重价高之品动辄上百、百几十,整副基本达到了农村牲口的剂量。他们常以此作为取效的法宝而示与众不同。 面对一些急危重症和特殊慢性疑难顽疾或特定病症,在特殊病机病情下超大量运用一些特定药物,当然很有必要。但我想,即使对一些常见慢性顽固病和特定病,这样用药是否真有必要?一来,这样大包的药不论用煎药机煎还是自煎,有效成分是否完全逸出(考虑到煎药机的局限,自煎器物的选择和是否操作得当,药物受水是否充分,煎熬时间是否恰当,有效成分的逸出是否受饱和度的影响等)?二是对比一些相似病例,以我自己的经验,即使特定药物用其处方的1 /3、常规药物用其1 /5的量,也可以取得差不多他们所惊呼的效果。 上述两点是否成立可以讨论。而他们这样的用药方式不能说不包含人性的成分在里面,可能跟他们早期的行医经历和环境有关。 涉及到贵重药品,我常常出于一种敬畏和怜悯之心理惯性,在用与不用、量多与少之间斟酌犹豫再三。这并不是高尚,而是心间总存在这样一根一触即响的弦。其动辄大量超大量使用的毫不含糊,透示出医者心底的理直气壮和对一些共情理念的毫无波澜。而这样的超大处方,患者往往一吃就是一到两月甚至更长。
为什么有人满脸“老年斑”,有的却干干净净?中医道出实情:这处都快堵死了!伴随着年
【1评论】【29点赞】
用户10xxx66
你吃半碗饭就能饱,有人吃两碗饭才能吃饱,用药的量是因人而异,这都不懂你还胡咧咧什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