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林徽因抱病设计国徽。可她设计出来的国徽,总是缺少了点什么,以至于多次

琴音入梦来 2025-04-15 19:03:09

1949年,林徽因抱病设计国徽。可她设计出来的国徽,总是缺少了点什么,以至于多次被驳回。最后周总理给了她一个提议,她按照周总理的提议修改后,设计出了完美的国徽。 收到周总理提议的时候,林徽因正虚弱地靠在病床上,面前的图纸已经被反复涂改得有些模糊。她强撑着精神,打开周总理的信件,逐字逐句地读着。 周总理在信中指出,国徽不仅要展现中国的历史文化,更要体现新中国的时代精神和人民的力量。建议林徽因从中国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奋斗历程中汲取灵感,融入到国徽的设计元素里。 林徽因反复琢磨着周总理的话,脑海中渐渐有了新的思路。她想起了在民间考察时看到的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想起了工人在工厂里热火朝天建设的画面,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不正是新中国的基石吗?她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仿佛找到了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尽管身体虚弱,林徽因还是立刻投入到修改工作中。她不顾家人和医生的劝阻,长时间坐在画板前,一笔一划地勾勒着新的设计草图。每一个线条,每一种色彩,都承载着她对新中国的热爱和对国徽设计的执着。 她以天安门为主体,这一具有深厚历史意义和象征意义的建筑,代表着中国的过去与现在的衔接。在天安门的下方,她精心描绘了金色的麦稻穗,这些麦稻穗象征着广大农民群体,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养活了整个国家。环绕着麦稻穗的,是齿轮,那是工人阶级的象征,展现着新中国蓬勃发展的工业力量。 在色彩的选择上,林徽因选用了庄重而热烈的红色作为底色,这不仅代表着革命的热血,更寓意着新中国如朝阳般充满希望。金色的线条勾勒出各个元素,使整个国徽看起来既庄严又华丽。 当林徽因带着修改后的设计方案再次提交时,整个评审团队都被这份饱含深意和巧思的作品所震撼。国徽上的每一个元素都恰到好处,完美地融合了历史与现代、文化与精神,充分展现了新中国的风貌和人民的意志。 这一次,林徽因设计的国徽方案顺利通过。当消息传来,林徽因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更重要的是,她为新中国贡献了一份独特的力量。这份力量,将随着国徽的展现,被每一个中国人铭记,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之一 。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62

评论列表

南海都尉

南海都尉

2
2025-04-15 21:03

林徽因先生才艺深厚,德高望重,今人钦佩

琴音入梦来

琴音入梦来

琴音入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