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84年,武则天截获了宰相裴炎的谋反密函,可打开一看上面只写了“青鹅”二字。

历史瞭望解码 2025-04-15 19:05:35

公元684年,武则天截获了宰相裴炎的谋反密函,可打开一看上面只写了“青鹅”二字。裴炎以为自己逃过一劫,谁料,第二天武则天就下令将裴炎满门抄斩。 公元684年的时候,武则天已经掌握了朝廷大权。这一年,她拦下了宰相裴炎的一封密信,本以为里面会写满反叛的计划,结果打开一看,就只有“青鹅”两个字。裴炎心想,这下自己该没事了。可没想到,第二天武则天就下令把裴炎全家都给杀了。 那时候,武则天想当皇帝,想把李家的唐朝改成她自己的大周朝。可裴炎、徐敬业和骆宾王这些人呢,他们心里向着李家,对武则天很不满,就打算反抗。徐敬业在扬州起兵,说是要恢复唐朝,矛头直接对准了武则天。而裴炎呢,因为跟徐敬业走得近,就被怀疑是叛乱的头头之一。在这场大变动里,裴炎的命运因为一封秘密信件被彻底改变了。听说这信原本是裴炎打算给徐敬业的,结果半路上被武则天给截了胡。信上就只有“青鹅”俩字,大臣们看了都一头雾水,还以为裴炎这回能侥幸躲过一劫呢。可武则天多聪明啊,一眼就看穿了这封信的秘密:“青”字拆开不就是“十二月”嘛,“鹅”字拆开就是“我自与”。这意思就是说,裴炎打算在十二月跟徐敬业里应外合,一起起兵。大臣们一听武则天的解释,都惊呆了,裴炎这下子也彻底完了。 裴炎被抓起来以后,面对那些指控,他倒是挺沉得住气。毕竟他可是唐朝有名的大宰相,武则天的那些手段他早就心里有数了。他这回是想拿这事儿逼武则天一把,让她把政权还给李家。可惜啊,武则天根本不吃这一套,反而更加下定了决心要除掉裴炎。在武则天看来,裴炎不光是那些支持唐朝的老臣们的头头儿,更是她改朝换代路上的一块大绊脚石。其实,“青鹅”这个词的解释,在历史上大家说法不一。《旧唐书》和《资治通鉴》里都没提这事儿,《通鉴考异》还觉得这可能是栽赃陷害呢。裴炎和武则天之间的矛盾,说白了就是政治立场和文化背景太不一样了。裴炎好几次跟武则天唱反调,比如不让武则天给武家建七庙,还反对她杀亲戚家的王爷,这就把武则天给惹毛了。 最后,武则天硬说裴炎想造反,把他全家都杀了。虽然证据不怎么站得住脚,但这不过是她清除异己的一个由头。裴炎一死,支持唐朝的力量就大受打击。从这以后,武则天改朝换代就顺利多了,建立了大周朝。裴炎这事儿,不光让人看到权力斗争有多狠,也看出武则天在改朝换代时有多大的决心和手段。

0 阅读:0
历史瞭望解码

历史瞭望解码

预测历史趋势,揭示背后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