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市场仿佛还未从泡沫中完全清醒,但近期 AH 市场上黄金股的逐渐回暖,释放出一个信号:投资者们正逐步意识到真实核心资产的价值。可以预见,其他真实核心资产也迟早会迎来属于它们的契机。而在大宗商品的领域中,铝作为爆发性极佳的资产之一,正吸引着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铝,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元素,更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在日常生活和现代工业生产中,铝的身影无处不在。从常见的工地围挡、电脑、汽车,到高端的卫星、火箭、飞机,铝材料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全球消耗量最大的金属之一,铝已然成为现代生活和工业的刚需。 从铝的产业链来看,主要包括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原铝)——铝材,以及再生铝——铝材这两条路径。在供给端,铝土矿虽然储量丰富,可满足全球近 100 年的需求,但分布极为不均。澳大利亚、巴西、越南和几内亚是主要的铝土矿储量国。以 2023 年为例,越南铝矿储量达 58 亿吨,占世界储量的 19%,是亚洲铝矿储备最丰富的国家,而中国储量仅 7.1 亿吨,占比 2%,资源储备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不过,面对短期产能紧缺,我国可通过大量生产或多元化采购来应对。 氧化铝的价格波动与铝土矿紧密相关,铝土矿成本占氧化铝成本的 50%左右。由于铝土矿长期供应充足,氧化铝也呈现出这一特点,只是短期会因各种因素如去年几内亚产能问题、海运受阻等而大幅波动。目前氧化铝价格已降至 2800,处于合理区间。但倘若全球陷入逆全球化和无序状态,铝土矿价格将持续上升;若越南铝土矿大规模开采(如与我国合作),价格则可能下降,因此外部局势需密切关注。 电解铝环节是铝产业链的关键,也是我国在铝产业中拥有真正话语权的部分。从成本构成来看,电力和氧化铝占比较大,其中氧化铝供应长期稳定,成本变动小,而电力成本因国家、地区、季节和时段的不同差异巨大,成为决定电解铝价格的关键因素。我国虽铝土矿匮乏,但凭借大量廉价且多样化的能源供应,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国。截至 2023 年底,全球电解铝产能 7900 万吨,中国占比 57%,自 2004 年以来一直稳居世界第一。然而,全球铝冶炼增速放缓,2023 年增幅仅 0.6%,主要源于 2020 年后全球电费普遍上涨,部分国家甚至电力短缺,无法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产业。 2017 年,为响应环保和双碳政策,我国对电解铝实施产能总量控制和出口限制,确立了产能天花板,即最大产量始终低于 4500 万吨/年。这一政策效果显著,沪铝价格中枢不断抬升,仅在 2020 年疫情初期暴跌,此后长期处于供需偏紧状态,价格摆脱周期性,库存也整体持续下降。 在消费端,铝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对比 2019 年和 2023 年,建筑行业对铝的使用占比下降,交通和电力领域占比上升,这主要是受建筑行业景气度下滑和新能源行业崛起的影响。新能源行业不仅承接了部分地产行业转移的产能,还大幅增加了铝的消耗。 展望未来,电解铝存在多个增长点。其一,新能源领域对铝的需求巨大,光伏和新能源车的发展将使电力交通行业逐渐取代建筑行业,成为铝消耗的第一大增长极,这也是发达国家曾经历的发展趋势。其二,建筑领域虽使用占比下降,但总使用量仍有增加,新增住宅和老旧小区改造都带来了铝的需求增量。其三,亚非拉美尤其是印度和东盟的工业化进程将带动铝的出口需求,这些地区能源供应不足,铝制品依赖进口,我国可凭借能源优势在东盟建厂生产。其四,老欧洲(中西欧)的再工业化也会增加对铝的进口需求,因为其电解铝成本过高。 从货币端来看,美元信用下降、逆全球化以及战争等因素,使得大宗商品全球定价重置,铝等大宗商品价格有长期高位和持续上行的动力。资源输出国在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更倾向于维持原材料高价。当前大滞涨时代的趋势,进一步拉长了大宗商品的景气周期。 综合来看,电解铝价格在波动中走高,上游铝土矿供应充裕但波动大,能源价格上升,货币购买力下降,需求端增量明显。 对于铝上市企业而言,长期竞争和产能天花板导致许多中小铝厂倒闭,存活下来的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大幅增强,对价格波动风险的抵御能力显著提高。铝上市企业的利润弹性在大宗商品上市企业中首屈一指,在行业景气时,利润常实现数倍甚至十倍增长。未来,即便铝价不大幅上涨,长期保持高位也能使铝企业具备强大的盈利能力。 在选择铝股时,拥有自有矿和能源的企业更具优势,如云南因丰富的水电和铝土矿资源,孕育出像云铝股份这样各方面优秀、满足 ESG 要求、管理和盈利能力强、利润弹性大且有大额分红预期的企业。此外,进货渠道强、成本控制和溢价能力强的企业也值得关注。而中国铝业和中国宏桥这类行业巨头,凭借规模效应,在铝制品价格上涨时受益明显。
尽管市场仿佛还未从泡沫中完全清醒,但近期AH市场上黄金股的逐渐回暖,释放出一
周仓与商业
2025-04-15 22:20:51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