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不保真,足够野。 张謇的状元是怎么来的?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他的老师是赫赫有名的翁同龢。翁同龢身为帝师, 清流领袖,入职军机处,声名如日中天。 这一年派的殿试阅卷大臣,翁排在第三位,首席阅卷大臣是张之洞的哥哥张之万。 阅卷大臣有八位,各花入各眼,怎么就轮到张謇中状元呢? 据说,张謇考试完毕,把卷子交给收卷官,巧了,收他卷子的人他认识,是翰林院修撰黄思永。 黄思永一看,是张謇,有交情。先不交卷,打开看看再说。 这一看,坏了事了。有个错字。 科举最重卷面,就这么交上去,这要搁现在高考,直接三本见! 多亏收卷官黄思永袖里揣着笔墨,跟变戏法似的——(快速比划)"唰唰两笔,状元苗子起死回生!" 告诉你,历年的收卷官,都随身带笔墨,为了就是有机会帮一帮认识的新进士。 到了点状元那会,阅卷大臣开始掐架!翁同龢跟张之万争得面红耳赤。 "我学生必须当状元!" "我是主考官,我说了算!" 李鸿章力挺翁同龢,左宗棠帮着张之万,两帮人相持不下,最终闹到了皇帝那里。 皇帝就问:你们都推荐的是谁啊? 翁同龢先说,我觉得南通人张謇的文章写的好。 张之万说,认为淮泗人王国钧的文章写的妙。 皇帝一听,张之万你刚说啥“亡国君”?这名字也太晦气了! 于是,张謇就顺理成章当了状元。 列位,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曾国藩说"不信书信运气",要我说啊,如今成功学满天飞,毒鸡汤遍地淌,您真当努力就能成事? 看看人家张状元,后台+运气+贵人,缺一不可!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一想到这句特宿命的话,我就能放下《花花公子》《男人装》之类的杂志,心安理得地过我的穷日子。
野史,不保真,足够野。 张謇的状元是怎么来的?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他的老师是
从雪娱乐
2025-04-15 22:53:39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