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宋霭龄的丈夫孔祥熙的真实长相,大家看看吧!并非演员饰演的,而是货真价实的历史珍品,貌相清晰可见,一目了然! 在民国时期,孔祥熙这个名字如雷贯耳。外人提起他时,都会叫他一声"哈哈孔"。 这外号的由来,源自他见人总是笑呵呵的样子,仿佛永远都不会生气,也不会和人红脸。 孔祥熙经常对外宣称自己信奉中庸之道,做人要宽容大度。他常说自己从不会强人所难,也不愿意和人结怨。 但实际上,孔祥熙的为人处世自有一套准则。他对外展现的中庸形象下,藏着的是对蒋介石的绝对忠诚。 在政治立场上,他对蒋介石言听计从,从不违逆。除此之外的事情,他都不会过多计较是非对错。 只要不损害到蒋介石和自己的根本利益,孔祥熙都能做到和气生财。该捧的时候他就捧,该整的时候他也绝不手软。 这种处世方式,让他在动荡的民国时期如鱼得水。1933年,他取代了不够恭顺的宋子文,成为了参政部长。 在孔祥熙的政治生涯中,他的妻子宋霭龄扮演着重要角色。宋霭龄与姐姐宋美龄不同,她性格干脆,做事利落。 宋霭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善于决断,在金钱上的欲望比丈夫还要强烈。她把中国的财政当做自家的私产,恨不得把钞票堆到珠穆朗玛峰那么高。 正是在妻子的推动下,孔祥熙那些营私舞弊的手段才发挥到了极致。夫妻俩配合默契,在金融领域上下其手。 这对夫妻在金钱上的默契,让他们在短短几年间积累了惊人的财富。他们联手操控金融市场,制造各种投机机会。 他们一个在前台装模作样,一个在后台运筹帷幄。这种配合方式,让他们在民国的政商两界都占尽了便宜。 刚结婚时,孔祥熙用一万五千大洋买了一套房子。宋霭龄对这房子不太满意,经常抱怨房子的各种不足。 但孔祥熙对妻子的抱怨充耳不闻,只是默默等待时机。不到一年,他就以三万多元的价格把房子卖了出去。 这笔交易直接让孔祥熙赚了一倍多。当时他对宋霭龄说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世上哪有正当买卖能赚这么多?" 有了第一笔收入,孔祥熙马上又在上海福开森路买了一栋住宅。这次宋霭龄又说这房子曾是革命家黄兴的故居,名头太大,会让她不自在。 孔祥熙这次依然不动声色。几个月后,上海的房价突然飙升,他立刻以六万元的高价出手。 短短几年间,这六万元买来的房子一路升值到了六十万元。这种投资手段,即便放在现在也堪称高明。 但这些炒房的收入,与他后来担任财政部长时的敛财手段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在走上高位后,孔祥熙开始在金融领域大显神通。 他最擅长的就是发行公债。通过发行高利率的公债,他把各大银行的资金都和南京政府绑在了一起。 这些银行为了保住自己手中的债权,不得不支持蒋介石的政权。孔祥熙就这样用公债把金融机构都控制在了手中。 更妙的是,这些公债最后都变成了官股,让四大家族能够控制各大银行。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借此在债权投机中获取了巨额利益。 1947年,孔祥熙带着巨额财富逃往了美国。在纽约,他买下了豪华别墅,过起了奢侈的生活。 他在纽约郊区里弗代尔买了一处价值一百六十多万美金的高级住宅。同时,他还在百老汇大街的一家星级酒店长期租了一个房间,每天的租金就要一百五十美元。 1951年,美国国会在调查麦克阿瑟事件时,意外揭露了一些关于孔祥熙的事情。当时的证人魏德迈说,他曾向蒋介石提供过一份名单,建议让权贵们捐献资产补充军费。 这份名单上,孔祥熙的名字赫然在列。这个消息登上了美国报纸的头条,引起了轩然大波。 美国总统杜鲁门对国民党官员侵吞美援的行为非常不满。他直接下令联邦调查局调查孔家和宋家在美国的财产,并对孔祥熙进行秘密监视。 面对调查,孔祥熙通过政治关系打通了各方面的关节。他让美国参议院外委会和财政部发布了一份证明,声称在美国的华侨和中国银行存款总共不超过五千万美元。 为了摆脱嫌疑,孔祥熙还特意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说自己家族的财产大部分都在战乱中损失了,现在的生活只靠剩下的一点积蓄。 这些做法成功地让联邦调查局的调查不了了之。1954年,孔祥熙打算东山再起,想回台湾参选副总统。 他派出曾任台湾省主席的魏道明去台北探路。但此时的蒋介石已经不再信任这位老部下,而是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蒋经国身上。 蒋经国得知消息后,立即授意报纸发表文章,严厉抨击孔祥熙。魏道明也被骂作豪门走狗,只能灰溜溜地回到美国。 直到1962年,已经八十多岁的孔祥熙才获准返回台湾。蒋介石虽然派人到机场迎接,但只给了他一个虚职,态度冷淡。 在台湾待了三年多后,孔祥熙以治病为由再次离开。 1967年8月16日,孔祥熙在纽约医院去世,享年八十七岁。《纽约时报》对他的评价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 而在中国大陆,1948年底新华社公布的国民党战犯名单中,孔祥熙位列第九位。这个曾经的"哈哈孔",最终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不折不扣的罪人。
这就是宋霭龄的丈夫孔祥熙的真实长相,大家看看吧!并非演员饰演的,而是货真价实的历
曦月谈
2025-04-16 13:41:57
0
阅读: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