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后抗战殉国将军录——杨怀
贫僧劝你把鸡腿放下
2025-04-16 21:50:14
杨怀(1897年9月29日—1938年4月5日),字绍卿,重庆市綦江区扶欢镇人,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师第一八〇旅第三五九团团长,抗日英烈。
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杨怀率部开赴前线。上海、南京失守后部队整编,任第六十师第一八〇旅第三五九团上校团长。第六十师奉调溧阳等地,深入敌后游击。不久,日寇大部队攻来,该师退到金鸡山。不料晚上遭袭,连夜退守金鸡岭。日寇跟踪追击,重兵围攻金鸡岭。杨怀率部顽强奋战,打退日寇一次次进攻。全团官兵血战七天七夜,在友军增援下脱险。第六十师开往戴埠休整。日寇攻到戴埠,该师寡不敌众,戴埠失守。师长陈沛命令杨团限期夺回戴埠。
4月5日晚,杨怀亲率特务排反击。部队很快通过敌军两道防线,当剪到第三层铁丝网时,因触动铁丝网上的油桶发出响声被敌发觉。日寇随即用机枪扫射,杨怀胸部、头部连中数弹倒下,壮烈殉国。
杨怀遗体抬回后,部下为他画遗像,并把遗像烧制于白色薄瓷砖上。瓷像上端写:杨公绍卿团长遗像,落款为:陆军第六十师步兵第三五九团全体官兵敬绘。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亲临安徽祁门县组织全军追悼,号召全军要像杨怀团长那样奋勇杀敌。国民政府追晋陆军少将。
辛亥革命元老但懋辛题词:见危授命。
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邓锡侯题词:
未发从戎,许国以身。保我疆土,誓归胡尘。
捕战死馁,取义成仁。乡国之宝,世界之珍。
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陈诚题词:
倭寇犯皖,金鸡痛缨。限取戴埠,夜捣敌营。
三方分攻,铁垒纵横。率先猛扑,落弹成仁。
英姿凛凛,千载如生。
杨怀将军灵柩安放在祁门地区作较长时间追悼后,第三战区派专车护送回綦江。途中所经市县都举行隆重接送仪式。
1938年7月1日,杨怀将军灵柩运抵陪都重庆。3日,重庆《新民报》第一版报道:“已故团长杨怀……忠骸于前日由汉运渝,本市各界于昨日在商会举行追悼,以示崇敬。上午八时开祭,……至下午五时,始告完毕。整日晴晦莫定,愈增凄凉。合计前往公祭的机关团体有九十多个单位,一千余人。”
7月中旬,杨怀将军灵柩运至綦江,县里追悼三天。下旬运往故乡扶欢,安葬于石磴沟。
1986年3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杨怀为革命烈士,后立碑为祀,以彰功德。
2015年8月24日,杨怀将军入选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