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志愿军张文荣在第五次战役突围时因伤被俘,随后他叛投美军做了间谍,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张文荣重返部队后不仅获得了奖励,还成了英雄,这是怎么回事呢? 张文荣,1926年出生在辽宁省辽中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家里条件差,但他从小脑子灵活,爱读书,父母砸锅卖铁也要供他上学。1948年,22岁的他考进成都陆军军官学校,成了黄埔军校最后一批学员。可军校里腐败横行,国民党内部乱成一锅粥,他看透了这一切,心灰意冷。1949年,解放军打到成都,他和400多同学一起起义,投奔解放军,后来被编入部队,送到西南军政大学川西分校学习。在那儿,他慢慢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觉得自己找到了新方向。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他主动请战,加入志愿军,上了前线。 在朝鲜,张文荣干的是报务员的活儿,负责通讯保障。1951年春,第五次战役开打,180师奉命掩护撤退,跟美军硬碰硬拼了一场。张文荣在突围时被炮弹震伤,昏了过去,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被美军俘虏了。战俘营里日子不好过,美军和台湾特务对他们又是打又是拉拢,想策反这帮人。张文荣因为有黄埔军校的背景,成了重点目标。在高压和诱惑下,他表面上低了头,接受了美军的间谍训练。 1952年2月18日凌晨,张文荣和另外四个被策反的战俘被美军飞机带往前线,准备空投到志愿军控制区搞破坏。飞机上,他偷偷把手雷藏在手套里。到了跳伞的时候,他站在舱门口,假装被风吹得站不稳,退了两步,突然转身把手雷扔进机舱,然后跳了出去。飞机炸了,他受了伤,但活着落了地,找到志愿军,把事情交代清楚了。 志愿军一开始不信他,怀疑他是真叛徒,直到找到飞机残骸和一个叫哈里森的美军中尉。哈里森在爆炸中跳伞逃生,但伤得很重,招供了美军的计划,张文荣的话才被证实。他的举动被认定是立功,不仅炸了敌机,还暴露了美军的阴谋,给志愿军在战俘问题上加了筹码。 不过,张文荣毕竟“投敌”过,还受过训,部队对他不放心,调查了他六年。最终,他被定为立功,得了800块钱奖金,但因为档案有污点,军籍被取消,转到地方工作。在地方上,他低调做人,从不提过去。2000年3月,他因病去世。三个月后,相关部门给他平反,恢复了军籍,还补发了证明书和复员费。家人拿着这份迟来的认可,心里五味杂陈。 张文荣这辈子太不简单,从国军到志愿军,从战俘到间谍,再到英雄,身份转了多少回啊。他的故事不是单纯的好坏对错,而是那个乱世里个人命运的起伏。他在战俘营里屈服过,可关键时刻又反戈一击,这到底算叛徒还是英雄?历史给了他答案,但答案背后还有太多值得琢磨的东西。他的经历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1951年,志愿军张文荣在第五次战役突围时因伤被俘,随后他叛投美军做了间谍,然而
历史海大富
2025-04-16 23:19:5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