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真正的专一,不是一心一意只做一件事啊!这是我读《传习录》得到的...

枫儿的 2025-04-17 00:07:21
王阳明:真正的专一,不是一心一意只做一件事啊!这是我读《传习录》得到的启发。 王阳明认为,真正的专一,不是十年如一日地做同一件事,而是每天在做这件事时,都在克制私欲,让心中那面昏暗的镜子逐渐变得明亮。 举个例子,我大学毕业后虽然做了整整十年的语文老师,但我并不认为自己专一。 因为选择这份工作,更多是出于对稳定和体面的追求,而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或对教育的情怀。所以,即使教了十年,我依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 但是,这种专一的感觉,我在“做自媒体”上反而体会到了。每天写一篇笔记,连续日更600天,我还挺享受这个过程的。 因为我本来就喜欢阅读,读到有触动的地方,就会及时用语音记录下来,后续再慢慢整理删改。 这个过程非常自然流畅,没有一丝强迫或不情愿,它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我只需要如实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争取一气呵成就好。 我会进入一种心流状态,不会去考虑:这个话题是不是热门?怎么写更迎合某个群体?别人会认可我的想法吗?……这些想法统统都是私欲。 我唯一在意的,就是还原最初读到那份文字时的联想和启发。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所以,我很喜欢心学,也非常敬佩王阳明。 《尚书》里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什么意思呢?借用华杉老师的解释是:人心是危险的,总有欲望,容易迷失自我,天道是非常精细微妙的,不好把握。 那要怎么办呢?要精纯、精确地去把握,不偏离道心,执守中道。 很多人以为,王阳明讲的专一是:读书便一心在读书上,做事便一心在做事上。 但王阳明说:如果是这样,那么喝酒便一心在喝酒上,好色便一心在好色上,这是追逐物欲,怎能算是我讲的功夫呢? 所以,他指的是不能过度放纵自己的欲望。“一”就是天理,天理是一种中正平和的状态,懂得适可而止。 很多人在有事的时候只知道追逐外物,无事的时候又感到很空虚,就是“专一”的功夫还没做到位。 你会发现,有些事业有成的顶级精英,他们的物欲反而没有那么高,花钱的时候反而很谨慎。 而有些群体同样是挣到钱了,但是根本守不住,很快就挥霍一空。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内在匮乏,或者说没有纯养天理。 所以王阳明认为,不管你正在遭遇什么,一心都在天理上用功才是最重要的。共勉!读书成长

0 阅读:0
枫儿的

枫儿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