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冈村宁次的亲侄在山东潍坊落入八路军之手,日军为换回他竟交出四十余名被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4-17 08:02:28

1944年,冈村宁次的亲侄在山东潍坊落入八路军之手,日军为换回他竟交出四十余名被俘干部。事后指挥官愤然斥责:"若知这般代价,当初就该任你自生自灭!" 【消息源自:人民政协报《冈村宁次侄子山东被俘记:飞机失事被民兵活捉》2015年刊文;山东省昌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昌邑抗日斗争史》1989年版】 1944年1月7日清晨,山东昌邑的雪刚停,民兵队长赵大柱带着两个小伙子在村口巡逻。突然天上传来"咔咔"的怪响,抬头就看见个铁鸟冒着黑烟往下栽。"小鬼子飞机要完蛋!"三人撒腿就往坠落方向跑。在麦田里,他们撞见个穿皮衣的男人正往怀里掏东西,袖口上绣着的旭日徽章在雪地里格外扎眼。 "太君给金票!"那日本人操着生硬的中国话,手里晃着块怀表。赵大柱一把拍掉他的表,冷笑道:"去年你们扫荡时,我娘就死在怀表换粮食的把戏上。"这个叫山田井马的飞行员不知道,眼前这个满脸冻疮的庄稼汉,上个月刚用土炮打穿过伪军的卡车。 被押到八路军驻地时,山田还梗着脖子喊:"我叔父是冈村宁次!"审讯的指导员老周闻言,钢笔尖在纸上洇出个墨点。谁都清楚,华北日军总司令这个侄子,可比十门山炮都金贵。当夜,沂蒙山区的电台全部静默,译电员把"大鱼"的消息用三种密码发了出去。 三天后,济南城的日军司令部炸了锅。参谋们发现传单上"不惜代价"四个字被冈村宁次改成了"任何条件"。有个少佐嘀咕:"这不符合《战阵训》..."话没说完就挨了耳光。与此同时,八路军敌工部部长正对着地图画圈:"先要回李震他们,这批干部知道太多地下党联络点。" 交换那天透着古怪。第一批十来个八路军战俘被卡车送到两军交界处,李铁锋瘸着腿走在最前面。这个曾经的地下交通员盯着来交接的日本军官看了半晌,突然回头喊:"别过来!肯定有诈!"直到看见第二批战友里熟悉的面孔,他才红着眼眶骂了句:"狗日的还真讲信用了。" 最戏剧性的转折发生在交换完成后。山田井马没像日军期待的那样剖腹谢罪,反而在反战同盟的油印小报上写《致叔父的公开信》。北平的日军特务机关长看到译文时,茶杯砸在墙上碎成瓷片:"帝国贵族居然说'战争是罪恶'?"三个月后,这个"叛徒"被秘密押上开往菲律宾的运输舰——比起枪毙,让他死在美军机枪下更"体面"。 多年后,李震在回忆录里写:"我们拿回来36个活人,鬼子只接回去一具行尸走肉。"而当年亲手缴获山田手枪的赵大柱,直到改革开放后才从日本游客那里听说,那个总望着沂蒙山方向发呆的俘虏,1945年死在莱特岛的丛林里,死时怀里还揣着本翻烂的《论持久战》日译本。

0 阅读:2
自由的吹海风

自由的吹海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