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国外视角下的明朝:开放富庶的“理想国度”。 多位西方传教士和商人记录明朝为“全世界最富饶的国家”,物产丰富、城市繁华。 1574年访华西班牙人马丁·德·拉达称明朝港口开放,商船频繁往来菲律宾等地,贸易活跃。 16世纪葡萄牙人克鲁士也提到明朝人生活富足,食品价格低廉,社会福利完善,城市中罕见乞丐。 1582年抵华利玛窦盛赞明朝人彬彬有礼、重视教育,且对西方科技持开放态度,如仿制火绳枪、学习钟表制作等。明朝的火炮科技技术被认为领先于同期日本。 明朝的朝贡体系被视作“天下秩序”的典范,吸引多国使节来朝。西方人注意到明朝皇帝常与大臣商议国事,政治决策相对开明。社会福利机构如养济院、惠民药局也被视为超前。 外国网友认为:若明朝未亡,可能因其开放性和技术潜力成为全球主导力量。
古代国外视角下的清朝:封闭专制的“闭关锁国”。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记录乾隆时期的清朝:“触目所及无非贫困”百姓衣衫褴褛、乞丐遍地,与百年前明朝的富庶形成鲜明对比。 斯当东在《谒见乾隆纪实》中写道:“同一片土地,百年间从天堂坠入地狱”。 乾隆帝对英国科技礼物的不屑态度,更被视为封闭自大的象征。 清朝的文字狱、满汉双轨制及愚民政策备受诟病。法国学者佩雷菲斯称清朝为“暴政典型”,民众生活在恐惧中。马戛尔尼更预言清朝因停滞将导致落后,最终在《鸦片战争》中印证。 清朝科技停滞火器技术倒退,对抗西方列强时仍依赖弓箭。马戛尔尼尖锐指出:“他们拒绝进步,正倒退为野蛮人”。文字狱、满汉分治及愚民政策备受诟病,
网友总结:“清朝用弓弩因需长期训练,火枪会动摇统治根基”。乾隆对英国科技礼物的不屑态度,成为“封闭自大”的象征。 明朝、西学东渐和郑和远航被视作“开放典范”,其灭亡引发假设:“若存续,或主导全球”。 清朝、近代割地赔款、鸦片战争历史屈辱被归咎于“闭关锁国”,网友批评其“用弓箭对抗工业革命,愚昧至极”。
沙里金
这就是你无比颂扬的,百姓何等幸福的朱家王朝吗?!
155 回复 04-22 23:59
搁着打认知战那,你摆出的这套东西,都有人深扒了,一扒就露馅
大道无形
满清靠那些水太凉的文人奴才吹捧改写历史,没有盛世,只有愚昧黑暗落后
沙里金 回复 04-21 01:30
来,接着叫唤?!
沙里金
想否认想诋毁吗?!
用户10xxx45
伏尔泰对清朝也有不少溢美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