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冉会承担所有后果,我宁愿不做这书记,也要力保这47万人的性命!” 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前,有地震局专家预测到7月底到8月初,河北可能会发生大地震,可这只是猜测,并没有人能百分百确保会发生地震。 青龙县书记冉广岐得知此消息后,立即制定了抗震措施,冒着丢了乌纱帽的风险,到处宣传地震消息,让全县的居民都住在外面。 1976年,河北地震局专家汪成名发现地震仪出现异常,经过多天的研究,最终得出河北将会在7月22日至8月5日之间发生大地震。 可地震仪也并不是百分百准确,为此事,汪成民专门召集了各个县领导人开会商量对策,是否需要提前准备。 整个此事涉及广泛,全河北人口众多,再加上无法预测准确的地震时间,最终也没能商量出个万全之策,只能作罢。 而当时参加会议的只有一个小伙子将此事放在了心上,这个小伙便是青龙县派去参加会议的王青春,虽然当时领导并未给出明确处理办法,可他却并未轻视此事。 他骑自行车跨越200多公里,来到了青龙县县委大院,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当时任职书记的冉广岐,老冉是退伍军人,自然知道地震局领导都为此事召开了会议,自然是八九不离十,可大自然的事情,谁能胡说的上呢? 而且整个青龙县有47万人,一旦发生地震,这些老百姓们该咋办,他们还能在地震中生存下去吗? 当晚,冉广岐召集了所有村长开会,商讨对抗地震的办法。 有人表示:“即便是有所对策,我们也不能擅自做主,应该先请示上级领导才行,只有领导同意,我们才能实施计划,发生地震咱们都无话可说,可要是大动干戈,没发生地震,老百姓们可不愿意喽!” “现在距离地震发生的时间仅剩半月,我们哪有那么多时间请示领导,等领导的批示下来,黄花菜都凉了!我们现在首要任务是保住咱们县47万人的性命,我今天在这里拍板,上级领导怪罪下来,我顶着,即便是不要这工作,我也要大家伙好好活着!” 隔天,在冉广岐的组织下,各个村子的村长都骑着自行车在村里宣传地震消息,让居民们在院子或者稻场打地铺,而学生们的教室也搬到了广阔的操场。 而村里宣传地震的喇叭更是没停过,有家不能回,只能睡在外面,很多老百姓都唉声怨载可。 他们也仅仅只是口头上的抱怨,还是会听从领导的安排住在外面,而群众们更是提前准备了抗震食物,为地震做了充分的准备。 1976年7月28日凌晨,仅仅瞬间地动山摇,一座座房屋在顷刻间倒塌,众人只感到头晕目眩,站都站不稳,可看到倒塌的房屋,众人心中只有劫后余生的欣喜。 他们无比感谢冉广岐书记的英明决定,要不是冉书记,他们将会被房屋掩埋,将会成为一个尸体,隔天经过统计,整个青龙县47万人,竟然只有一个大爷去世。 经调查发现,这个大爷还不是死于地震,而是在地震来临时突发心脏病去世,而劫后余生的群众们都将冉广岐视为“活菩萨”。 面对众人的夸奖,冉广岐却表示:“你们高估我了,我只是做了本份工作,我的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 不得不说,冉广岐还真是个好领导,是个将百姓装在心里的好领导,他宁愿冒着丢了乌纱帽的风险,也要保下县里的百姓们,在危难面前,这样的精神值得任何人称赞,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对此,大家有何看法?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2005.9.30——《唐山地震前 预测遭冷遇》
“我老冉会承担所有后果,我宁愿不做这书记,也要力保这47万人的性命!” 1976
完蛋我被萝莉包围了
2025-04-17 10:44:2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