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校长太聪明了!”4月14日,江苏淮安,一中学校长想让孩子们在食堂吃得放心,脑子一转,想出个办法,聘请学生家长来管理食堂,如今,食堂近一半员工都是在校学生的妈妈 ,另一半则是毕业学生的家长,网友:“建议全国统一试用!” 2025年4月14日,江苏淮安一所中学的食堂,突然因为食品安全“出圈”,但并不是因为用料多么高级,卫生监管多么严格,而是因为里面特殊的工作人员。 这个特殊的工作团队让网友们笑称,这是“史上最硬核的监督队伍”。 孩子的饮食健康和卫生问题一直都是父母最为担心的,现在外面的食品质量参差不齐,父母总是忧心孩子会在外面吃坏肚子。 而即便是在学校食堂,家长们也没办法完全放心。毕竟在过去,学校食堂常常被贴上“暗箱操作”、“油盐超标”、“又贵又难吃”的标签。 就拿我自己说,我高中时期就曾经在食堂里吃出过钢丝球的金属丝。 面对这样的困境,淮安这所中学的校长心生一计:“与其让家长天天猜,不如请他们直接干!” 毕竟自己家孩子的饭碗,亲妈们都恨不得用显微镜检查。 现在这所学校的食堂里,近一半员工都是学生的父母,另一半则是毕业生的家长。 在校生的妈妈负责洗菜、切菜、做饭全流程,毕业生家长管采购、监督。食材价格、烹饪方式全透明。 一位家长边切菜边说:“以前总担心食堂用烂菜叶子,现在自己每天挑菜、洗菜,连土豆削没削干净都得检查三遍。” 说白了,亲妈们的“强迫症”全用在了食堂里,毕竟谁也不想自家孩子吃出问题。 以前家长总怀疑食堂“暗箱操作”,现在亲妈们每天直播后厨:菜价多少、油盐放几克、剩菜咋处理都是全透明的。 家长员工既是打工人又是监督员。 比如买菜时,亲妈们会要求供应商拿出产地证明,甚至自己跑菜市场比价。做菜时,毕业生家长盯着厨师戴没戴手套,掐表算剩菜留样时间,误差超过五分钟立刻整改。 这种“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模式,直接堵住了曾经的管理漏洞。 虽然听起来似乎这样的模式解决了不少问题,百利无害,但真的就没有缺点吗? 也不尽然。 员工们大多数因为孩子的关系可能都是熟人,如果发现了问题,那敢不敢撕破脸曝光呢,这样的“人情关”或许未来会成为隐患。 其次则是这些家长们作为父母是专业的,可是作为员工就未必了。所以也应该进行更为系统的培训,光有热情是不行的。 这样的工作是否能长久坚持也很难说,有些家长是全职的但有些只是兼职的,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做,这样可能会导致监督断层问题。 有网友说,这样的好办法应该全国推广。其实教育部早就发话,2025年要狠抓校园餐安全,校长陪餐、家长监督都得常态化。 而淮安这所中学就算是给全国打了个样。 表面看是让饭更安全、更好吃,深层却是重建家校信任。这场看似“家长管饭”的尝试,实则是家校关系从“猜疑”走向“共治”的破冰之举。 过去学校关起门办学,家长总觉着“有猫腻”;现在敞开厨房,请家长“入伙”,矛盾变少了,合作变多了。 就像网友说的:“最好的监管,就是让吃饭的人管做饭的事。”当学校敢把勺子交给家长,家长也愿意为学校操心,教育才真正成了“咱家的事”。 信源:第一眼新闻
“这校长太聪明了!”4月14日,江苏淮安,一中学校长想让孩子们在食堂吃得放心,脑
清风明月英雄
2025-04-17 12:08:29
0
阅读:770
明月天涯
工资怎么办?
chinazjf
这个可以推广。
用户10xxx82
这校长行得端,走得正!
用户10xxx09
有奶油面包,不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