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朋友圈里曾志伟的72岁生日素宴,很多人在议论菜太少。那只竹笼里的笋尖,碗底几

觅珍聊娱 2025-04-17 12:21:41

看着朋友圈里曾志伟的72岁生日素宴,很多人在议论菜太少。那只竹笼里的笋尖,碗底几块豆腐,确实精致得像艺术品。但你没看见的是,他们吃的是时光。 谭咏麟选这家素菜馆不是偶然。三十年前拍《最佳拍档》时,曾志伟胃出血送医,医生说油腻是大忌。从那天起,他们聚会总留一半菜谱给素斋。元彪的到场更让人感慨,当年拍《A计划》跳钟楼的戏,是曾志伟在下面垫的护具。这些筷子尖上的交情,比满汉全席更重。 有人说有钱人吃饭就是摆排场。可你看看桌上的罗汉斋,用的是南丫岛农户清晨现摘的菜心。厨师说曾志伟每次来都叮嘱少放油,谭咏麟必点不加味精的老火汤。这种克制,反而是最奢侈的活法。 记得有次采访,曾志伟说起父亲临终前的话:"人活七十古来稀,要活得有味道。"现在他面前这盅松茸汤,飘着的何止是菌香。元彪带来的自制腐乳,装着他们拍《五福星》时在片场偷吃泡面的回忆。谭咏麟特意要的素东坡肉,复刻的是1985年他们第一次合伙开餐厅的招牌菜。 那些说吃不饱的人,可知道这桌菜要提前半个月订?主厨每天黎明去大埔市场挑食材,豆腐要用德国泉水,连盛汤的紫砂壶都是专门从宜兴订制的。这不是吃分量,是吃匠心。就像他们三人的友谊,72岁还能相约喝早茶的情谊,本身已是珍馐。 现在该你说了:如果老友七十岁生日,你会带TA吃什么?是选米其林三星,还是回家下碗阳春面?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故事,我们聊聊什么才是真正的&

0 阅读:23
觅珍聊娱

觅珍聊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