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记者向特朗普抛出一个灵魂拷问:“周一你说关税不会暂停,今天就暂停了,你的信誉何在?”满以为可以难住特朗普,想不到特朗普根本连想都没想,直接说了一番话,让人大跌眼镜。 他说:“做人要灵活,当我面前有一堵墙,我说过我会穿过去,但实际上我会从两边绕过去或者从地下钻过去,” 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活脱脱把“出尔反尔”包装成了“战略智慧”,把“信誉破产”说成了“身段柔软”。我算是开了眼了,这哪是总统,分明是个在华尔街混了几十年的老油条,把政治当生意做,把政策当扑克牌打。 咱先看看特朗普这关税政策的“魔幻现实主义”。2025年2月,他前脚刚宣布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加征25%关税,后脚就因为国内企业叫苦不迭,连夜豁免了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20类产品。 这还不算完,3月又突然对欧盟开炮,说要征25%汽车关税,结果不到一周,又宣布给福特等车企一个月的豁免期。这种“政策过山车”玩得比坐云霄飞车还刺激,连美国媒体都吐槽:“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就像他的推特账号,永远让人猜不透下一条会发什么。” 最绝的是他的“对等关税”理论。按照他的算法,哪个国家对美贸易顺差大,就按比例加税。结果最穷的莱索托被顶格征收50%关税,而苹果公司因为在中国生产iPhone,却能拿到豁免。这种“劫贫济富”的操作,让美国《大西洋》月刊直接打脸:“特朗普正在把美国变成全球贸易体系的破坏者。” 不过特朗普自有他的歪理。他在白宫记者会上拍着桌子说:“市场每天都在变,我得跟着变!”这话乍一听像那么回事,可细琢磨全是漏洞。就拿半导体来说,他一边说要把产业链迁回美国,一边又给中国芯片开绿灯,结果英特尔、台积电的股价当天暴涨,股民们笑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就是最好的反向指标。” 更搞笑的是他的“交易艺术”。当年他写《交易的艺术》时,估计自己都没想到会在关税问题上实践得这么“彻底”。前一秒还在推特上大骂中国“占美国便宜”,后一秒就偷偷给苹果公司开后门。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连他的支持者都看不下去了。有共和党议员私下抱怨:“特朗普把政治当成了菜市场,今天说白菜五毛,明天卖六毛,谁还敢跟他做生意?” 但特朗普的“灵活”背后,其实藏着更深的算计。他这招叫“以乱制胜”,用政策的不确定性把对手搞晕。就像当年尼克松的“疯子理论”,故意制造不可预测性,让对手摸不着头脑。特朗普深谙此道,今天说要加税,明天说可以谈判,后天又威胁要制裁,把全球贸易体系搅得鸡犬不宁,自己却在混乱中寻找利益最大化。 不过这招也有副作用。美国企业现在是“谈税色变”,不少公司干脆暂停投资,等着特朗普的政策靴子落地。连他的盟友都坐不住了,德国总理默茨直接批评:“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正在摧毁美国的信誉。”更讽刺的是,美国智库“税务基金会”算了笔账,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每个美国家庭平均每年多掏830美元,这哪是保护美国工人,分明是在割美国老百姓的韭菜。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他的“甩锅”功夫。每次政策出问题,他要么怪美联储,要么怪媒体,要么怪外国“不公平竞争”。就拿豁免电子产品关税这事来说,他说是为了让企业有时间转移生产线,可实际上是扛不住苹果公司的游说。这种“黑锅别人背,功劳自己领”的做派,连他的竞选团队都看不下去了。有内部人士爆料:“特朗普根本不在乎政策对错,只要能赢选票,他可以随时改变立场。” 现在美国政坛流行一句话:“不要相信特朗普的话,除非他在撒谎。”这话虽然刻薄,却道出了特朗普的政治本质。他就像个拿着大锤的莽汉,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锅砸了再说。至于怎么收拾残局,那是下一任的事。这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执政风格,正在把美国推向信用破产的边缘。 不过话说回来,特朗普的“灵活”也不是完全没效果。至少在短期内,他用关税这根大棒,逼得中国、欧盟等贸易伙伴不得不坐下来谈判。但这种“零和博弈”的思维,最终只会让美国陷入孤立。正如《华尔街日报》所说:“特朗普正在用关税政策烧掉美国的国际信誉,而这张牌一旦打出去,就再也收不回来了。” 最后用特朗普自己的话来总结:“我不是在搞政治,我是在做生意。”这话倒是大实话,只不过他把美国的国家利益当成了私人筹码,把国际关系当成了赌场里的扑克牌。这种玩法,短期内可能赢点小钱,但长期来看,输掉的将是美国的未来。
美国记者向特朗普抛出一个灵魂拷问:“周一你说关税不会暂停,今天就暂停了,你的信誉
阿智通鉴
2025-04-17 12:32:38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