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六日战争刚打完,中东局势一片混乱。阿拉法特带着4000多士兵和40万

烟火阑珊歌未央 2025-04-17 17:05:39

1967年,六日战争刚打完,中东局势一片混乱。阿拉法特带着4000多士兵和40万巴勒斯坦难民逃到约旦,本想喘口气,谁料这成了乱局的开端。巴解组织在约旦我行我素,发枪武装难民,还拿约旦当跳板去骚扰以色列,结果引来以色列1968年的报复性打击。 亚西尔·阿拉法特,1929年出生在耶路撒冷,家里做布匹生意,条件还不错。小时候母亲去世,他跟着家人搬到开罗,长大后上了开罗大学学土木工程。不过他没安心读书,早早就投身政治活动。17岁那年,他就敢冒险跑沙漠,从埃及搞武器运回巴勒斯坦,支持阿拉伯人对抗犹太复国主义者。1950年,他当上巴勒斯坦学生联合会主席,还办了本杂志《我们的巴勒斯坦》,鼓动大家为复国奋斗。 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他加入埃及军队上了战场,亲眼看到埃及的失败。这让他下定决心,得靠自己搞一支巴勒斯坦武装。1958年,他跑到科威特当工程师,攒了点钱,晚上就跟人秘密筹划。1963年,他一手创立法塔赫组织,组建“暴风”突击队,开始搞游击战。六日战争时,他在戈兰高地带队打过几仗,虽然没赢,但也攒下不少经验。这些经历让他成了巴勒斯坦运动的领头人,但也为后来的流亡埋下种子。 六日战争让巴勒斯坦人吃了大亏,以色列占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埃及也靠不住了。阿拉法特没办法,带着4000多士兵和40万难民跑到约旦,想在那儿喘口气。这40万人可不是小数目,约旦河东岸的难民营一下挤满了人。阿拉法特觉得这是个机会,想把这些难民武装起来,壮大自己的队伍。他开始发枪,训练年轻人,准备继续跟以色列干。 可约旦政府不乐意了。毕竟这些人是客人,来了就得听主家的规矩。巴解组织却不这么想,他们在边境私设检查站,拦车收税,完全不把约旦法律当回事。更麻烦的是,他们还从约旦跑出去骚扰以色列,炸个哨所、打个伏击啥的。以色列哪能忍?1968年3月,直接派战机轰炸约旦边境,还出动地面部队打进来。约旦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派军队迎战,结果坦克被炸,士兵死伤不少,损失大了去了。约旦人心里那个气啊,觉得巴解组织把祸水引到自己家门口。 约旦和巴解组织的矛盾越攒越多,终于在1970年9月炸了锅,历史上管这叫“黑色九月”。巴解武装胆子更大了,居然想占领约旦北部的伊尔比德市,跟约旦军队对着干。街头打得乱七八糟,双方都不手软。约旦国王侯赛因坐不住了,下令军队全力反击。坦克开进难民营,炮弹一通乱轰,巴解的阵地被打得稀巴烂。 这场仗打了十多天,巴解死了好几千人。叙利亚本来想帮一把,但半路撤了,留阿拉法特自己扛。眼看撑不住,他只能下令撤退,带着残兵败将逃出约旦。这事儿让约旦伤了元气,也让巴解组织元气大伤。阿拉法特这次算是彻底栽了,但他的麻烦远没结束。 离开约旦后,阿拉法特带着人跑到黎巴嫩,在贝鲁特南郊又搭起据点。他还是老套路,武装难民、训练新兵,想东山再起。可黎巴嫩本身就乱,宗教派系斗得厉害,巴解一来更乱了,跟基督徒武装经常打巷战。1981年,以色列看不下去了,直接入侵黎巴嫩,轰炸巴解据点。阿拉法特撑不住,只好坐船撤到突尼斯。 在突尼斯,他继续领导巴解组织。1988年,他宣布巴勒斯坦国成立,算是个象征性的胜利。1993年,他跟以色列签了《奥斯陆协议》,一度让人觉得和平有戏。可惜好景不长,冲突又起,巴勒斯坦问题还是没解开。2004年,他在约旦河西岸病重,送去法国治疗,最后死在巴黎医院,75岁。他的死结束了巴解的一个时代,但巴勒斯坦的抗争还在继续。 阿拉法特这辈子,走到哪儿乱到哪儿。投奔约旦时,他一心想壮大队伍,却没考虑约旦的处境,结果把人家拖进战火。后来在黎巴嫩也一样,他的武装行动老是把当地搞得更乱。他的目标是让巴勒斯坦人有个家,这没啥错,可手段太激进,经常不顾后果。有人说他是个英雄,敢跟以色列硬碰硬;有人说他太冒险,把自己人和别人都害得不轻。 他领导的巴解组织纪律也松散,在约旦不守规矩、私设关卡,惹得当地人烦透了。加上中东那摊浑水,各国都有自己的算盘,阿拉法特夹在中间,左右不是人。他的流亡路,像极了巴勒斯坦民族的命,走得坎坷,争议不断。 参考资料 阿拉法特:巴勒斯坦的民族之魂.人民网

0 阅读:69
烟火阑珊歌未央

烟火阑珊歌未央

烟火阑珊歌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