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诗句以“国色”盛赞牡丹的华美,展现其独占春光的王者气韵。源自刘禹锡《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这首诗是唐代咏物诗的经典之作,未直接描写牡丹的色香,却通过对比与侧面烘托,使其形象跃然纸上。 赞颂牡丹的国色天香及其在唐代引发的观赏盛况。
前两句以芍药和芙蕖为铺垫,通过“抑彼扬此”突出牡丹之美。
后两句借“国色天香”的典故(源自李正封诗句“国色朝酣酒”),首次将牡丹推崇为“国花”地位,赋予牡丹倾国之美的意象。 以“动”字描绘牡丹盛开时万人空巷的盛况,侧面烘托其震撼人心的魅力,呼应唐代“一城之人皆若狂”的赏花风尚。
全诗以精妙的艺术构思,将牡丹推至“国色”巅峰,既展现了唐代赏牡丹的文化盛景,也体现了刘禹锡对高雅美学的追求。诗中“唯有”“真国色”等词,更成为后世评价牡丹的经典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