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一个连长负伤倒地,18岁的女护士正要抢救,一个日本兵却抢先将连长刺死

阿虾学长 2025-04-17 20:17:03

1938年,一个连长负伤倒地,18岁的女护士正要抢救,一个日本兵却抢先将连长刺死,女护士大怒,拿起石头就砸向了日军的脑袋!

这个女护士名叫刘守玫,湖南人。

1938年5月,台儿庄战役中,一个不知姓名的国军连长被子弹击中,负伤倒地,痛苦地在地上呻吟。

女护士刘守玫听到声音,赶紧背着急救包,一路小跑过来,准备给这个连长包扎伤口。谁知这时,日军已经冲上了阵地,一个日本兵发现这个连长还活着,端起刺刀刺入了连长的胸膛,连长顿时没了呼吸。

刘守玫亲眼目睹了这一幕,她气愤不已,这一刻,她已经忘记了害怕,忘记了生死,她心里只想着一件事情,那就是杀了这个日本兵,为死去的连长报仇。

只见刘守玫放下急救包,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拿着石头就砸向了日军的脑袋,这个日本兵显然没有注意到身后的刘守玫,就被石头砸倒在地。

刘守玫担心这个日本兵没死,再次拿起石头,对着日军的脑袋砸了一下又一下,直到这个日本兵已经完全没有呼吸,刘守玫这才放下了石头,瘫坐在地上。

这是刘守玫第一次杀人,不过一想到自己杀死的是日本兵,是为国除害,刘守玫心里没有一点负罪感。

就在这时,一个冲上阵地的日军注意到了刘守玫以及刘守玫面前的日军尸体,他大怒,举起刺刀就刺向了刘守玫的胸膛,刘守玫顿时倒在地上,一动不动。

这个日军以为刘守玫已经死了,就没有补刀,直接离开了,但刘守玫只是陷入昏迷,她还有一口气。

不知过了多久,刘守玫终于醒了过来,她艰难地睁开眼睛,发现自己不在阵地上,而是躺在床上。

刘守玫环顾四周,她所在的这间屋子有些破旧,她猜测,应该是附近的一个农民救了她。果然,屋外的农民听到动静,马上走了屋子,看到刘守玫已经醒了过来,他欣喜地说:“太好了,你终于醒了。”

原来,日军撤走后,这个农民在路过阵地时,发现刘守玫还有一丝呼吸,就把她背回家中,悉心照顾她。

老农十分敬佩像刘守玫这样的巾帼英雄,确定刘守玫醒来后,老农很高兴,就要出去给她做饭吃。

老农刚要离开屋子,就被刘守玫拦住了:“谢谢你救了我,但做饭就不必了,我活不了多久了。”

“你放心,我一定想办法治好你。”老农承诺。

刘守玫摇了摇头,她在学校里学医,后来又在部队里当护士,医术也还算不错,她很清楚自己的伤势,她的伤实在太严重了,又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再加上老农家里缺少治伤的药品,她肯定活不了多久。比起多活一段时间,刘守玫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刘守玫其实还没有毕业,她原本在湖南读书,全面抗战爆发以后,她瞒着家里人,偷偷跑到了徐州参军。

入伍后,刘守玫就在部队中当了一名女护士,她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要离开人世,不过刘守玫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但刘守玫认为,她对不起她的父母。

想到这,刘守玫就拿出了一封信、一张照片以及两块大洋,递给了老农:“我活不了多久了,临死前,想请你帮我一个忙。这张照片是我在学校拍的,请你把照片和信寄给我的父母,我对不起他们,辜负了他们的栽培。这两块大洋,就当做是给你的报酬吧。”

说完,刘守玫闭上眼睛,再也没有了呼吸。

老农流着泪,对刘守玫说:“你放心好了,我一定想办法把信和照片交到你父母手上。”

不过由于日军马上就要来了,老农为了避免被日军残害,就匆匆给刘守玫下葬,并做了一个记号,接着就带着刘守玫交给他的三样东西离开了。

离开村子后,老农一直忙着逃命,没有时间去寻找刘守玫的家人。在这期间,哪怕日子过得再艰难,老农也从未想过动用刘守玫交给他的两块大洋。

等到日子安定下来后,老农打开信封,准备根据上面的地址寻找刘守玫的家人。没想到信受了潮,字迹看不清,老农就不知道刘守玫的父母住在哪里,一想到自己没有完成刘守玫的遗愿,老农十分内疚。

日本投降后,老农回到了家乡,他在安葬刘守玫的地方种了一棵树,每年都会过来给她上坟烧香。

后来,老农成家立业,有了子孙,他也会带着自己的子孙来到刘守玫的墓前,跟他们讲述刘守玫的事迹。

老农临终前,心怀愧疚,他感觉自己对不起刘守玫。

于是,老农把子孙叫到身边,拿出了刘守玫交给他的三件东西——信,照片,两块大洋。

老农告诉子孙,一定要想办法找到刘守玫的家人。

为了完成老农和刘守玫的遗愿,老农的子孙开始在报纸上刊登刘守玫的事迹。不过这时候,他们还不知道刘守玫这个名字,就以“帮助那个无名女护士寻找她的家人”为标题,写了文章,请社会各界人士帮忙。

随着这篇文章广泛传播,社会各界人士都被刘守玫的事迹所感动,他们认为,刘守玫放弃了安稳的生活而选择报效祖国,实在太了不起了。

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下,刘守玫的身份终于得到了确认,只可惜,刘守玫已经没有亲人在世了。

2004年,刘守玫的遗骸从江苏移送到湖南革命陵园艺术墓园,在此向巾帼英雄刘守玫致敬。

0 阅读:72
阿虾学长

阿虾学长

阿虾学长,欢迎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