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7月,国民党中将霍守义,在兖州即将解放之际,换上普通士兵服,带着老婆仓皇逃命。没跑多远,霍守义手指被流弹擦伤,他索性不走,主动向解放军投诚。
霍守义出身东北军,抗战中追随鲁苏战区司令于学忠,任112师师长,在鲁南驻军期间,和八路军相处友好。
1942年,鲁苏战区在日军重兵扫荡下瓦解,于学忠离开山东去了重庆担任闲职,霍守义率部投靠汤恩伯,所部后来被扩编为12军。
抗战胜利后,霍守义跟着汤恩伯的亲信陈大庆去山东受降,一度驻军济南。由于是杂牌将领,霍守义在山东的日子并不好过,和省主席兼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的关系很微妙。
在王耀武眼中,霍守义是一贯保存实力的滑头将领,对他是既拉拢又提防。霍守义对此心知肚明,对参谋长说:“我们终究不是蒋某人的嫡系,也不被王耀武重视,在他们眼里,我们就是外人。往后行事,得更加小心谨慎。”
1947年2月,解放军主动放弃临沂,“参谋总长”陈诚征得蒋介石的同意,计划在莱芜、新泰地区围歼山东解放军主力。
王耀武接到陈诚的命令后,抽调主力部队,让第二绥靖区副司令李仙洲指挥,向莱芜一带开进。
为了加强李仙洲集团的实力,王耀武给霍守义打电话说:“霍军长,你部马上前进,配合李副司令的作战行动,不得有误。”
霍守义心里清楚,战场形势不明朗,贸然进军极可能中解放军埋伏,便说:“王司令,我担心这样冒失的行军,正中共军的下怀。。”
王耀武一听,火冒三丈,在电话那头怒吼:“霍守义,你搞什么名堂?这是蒋总统和陈总长亲自批准的作战计划,你竟敢违抗命令?贻误战机,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限你立刻行动,否则军法处置。”
但霍守义不为所动,一发觉不对,就把部队缩了回去。王耀武无奈,只好将霍守义的12军调往周村地区,改派韩浚的73军进驻莱芜。
李仙洲集团五万余人,在随后的莱芜战役中覆灭。战后,王耀武为推卸责任,向老蒋添油加醋地状告霍守义拥兵自重、不听指挥.
老蒋大发雷霆,去电斥责霍守义。霍守义收到电报后,对身边人抱怨:“他们自己指挥失误,却把责任都推到我头上,还有没有天理 ?我当时要跟着去莱芜,岂不是和李仙洲、韩浚一样的下场。”
12军驻守济南、周村期间,王耀武私下多次约见111师师长孙焕彩,想把这个师从12军分离出来。
霍守义得知后,把孙焕彩召来说:“孙师长,我平日待你不薄,有好处都想着你。王耀武这是想分化我们部队,你可千万别被他的花言巧语迷惑。咱们是一个整体,不能中了他的圈套。”
孙焕彩低着头,小声说:“军长,可王耀武毕竟官大一级。”
霍守义大声说:“别管他,做好你自己的事,少跟绥靖区那些人来往,要是部队散了,我们都没好果子吃。”
此后,孙焕彩虽表面听从霍守义,但内心已有所动摇,逐渐有向王耀武靠拢的趋势。霍守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一时想不出更好的应对办法。
1947年底,霍守义奉命与吴化文部对调,驻防兖州,受第十绥靖区司令长官李玉堂节制。
第十绥靖区是个空架子,李玉堂手头没有多少部队,所能依靠的主要军事力量,就是霍守义的12军。为了让霍守义卖命,王耀武报请老蒋同意后,将12军扩编为整编12军。整编军相当于小型兵团,霍守义表面上升官了,但部队还是那些部队。
霍守义对李玉堂这个名义上的上司并不服气,两人屡有争执。在一次军事会议上,李玉堂提出主动出击,进攻周边解放军的作战方案,霍守义反对说:“李司令,这个方案太过冒险,兖州周边地形复杂,易守难攻,且我军兵力有限,贸然主动出击,实在不妥。”
李玉堂不悦地说:“霍军长,你这是对我的决策有意见?”
霍守义心中虽不服气,但碍于上下级关系,不好再公开反驳,会后,他对亲信说:“李玉堂自己没本事,还瞎指挥,跟着他,部队迟早要吃亏 。”
1948年7月12日,解放军向兖州发起进攻。短短两天,兖州城防告急,李玉堂见势不妙,吓得脸色惨白,连行李都来不及收拾,就带着几个亲信偷偷从后门溜走了。
霍守义得知李玉堂逃走后,明白大势已去,匆忙回到家中,对妻子说:“收拾东西,我们得赶紧走。”
妻子惊慌失措地问:“我们能去哪儿?”
霍守义无奈地说:“先出城再说,能跑多远是多远。”
霍守义换上一身士兵服,带着妻子和几个卫兵,慌慌张张从东门出城 。霍守义等人从车站向南越过铁桥,朝西南方向逃窜,途中,一发流弹擦伤了霍守义的手指。
接着,一队解放军冲了过来。霍守义长叹一声,说:“别反抗了,我们跑不掉了。”
说着,霍守义缓缓举起双手,其他人见状,也纷纷放下武器。成为俘虏的霍守义忐忑不安,见解放军战士对他态度友善,这让他十分意外。
在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期间,解放军首长让霍守义利用在旧部中的影响力,劝说原东北军官兵起义。霍守义多次通过广播讲话,先后让数千旧部投诚。
因改造积极,霍守义很快获释,成了解放军军事学院的一个高级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