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关税战打完后,全世界将见证“中美两分天下”?至少在新加坡总理黄循财看来,如今的世界已出现深刻改变,出现以上这种局面并非不可能。 黄循财的话是,人们正在见证全球经济的重塑,从一个一体化的系统,变成以中国和美国为中心、日益分化的生态系统。为此,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各国都要重新进行战略评估并调整政策。
同时在他看来,并不能把“美国优先”的情绪简单归结到特朗普个人身上,这反映出的是美国社会出现了更深层次的结构性变化,即美国无法再像之前一样承担领导世界解决问题的责任,需要减少在海外的投入和行动。 这一判断与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近日的说法有相近之处。他的观点是,新加坡的“好日子”或许已经到头了,在未来5到10年的时间里,新加坡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局势。这个时间维度其实就是在暗示,就算执政的不是特朗普,局面也很难得到根本上的好转。 黄循财还认为,在美国将更多精力用在照顾自己的时候,中国也成长为了与其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两国虽然都不愿意发生公开冲突,但相互之间存在着深深的不信任和猜疑。同时,中美经济关系的紧张也将外溢到两国关系的其他方面。
在这一背景下,新加坡这样的小型经济体正在感到担忧。 在黄循财这次的表态中,他关于中美在之后“两分天下”的判断,无疑是最具看点的。毕竟一直以来,新加坡都称得上是国际政治的风向标,他们对整体局势的判断,的确有一些参考价值。 事实上,如今的局面确实有朝着这个方向走的迹象。 首先,特朗普主动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的做法,已经致使中美贸易严重恶化。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日前的评估,中国和美国实际上已经处在贸易脱钩的状态。而中美又是全球排名前二的经济体,两国去年有着超过6800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额,中美贸易脱钩势必对全球造成连锁反应。
而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政府正在有意加剧全球分裂。 《华尔街日报》消息显示,在与美国的其他贸易伙伴接触时,特朗普政府将限制这些国家与中国的经济往来作为条件,以此换取美国降低对他们的关税。其中包括阻止他们参与转口贸易、阻止中资企业在这些国家设厂、要求这些国家减少购买中国商品。 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合作,和美国对这些国家的关税完全是两码事。然而,特朗普却毫不顾忌地将两者强行牵扯到一起,这是美国长臂管辖以及破坏国际规则的又一例证。 特朗普政府的这一做法无疑犯下了极为严重的错误,但一些体量较小、对美国市场依赖高的国家,确实有可能产生动摇。更别提某些欧洲政客一直都想通过共同对付中国,换取特朗普减轻关税。
考虑到美国的体量,短期内确实会有一些国家围着他们转。然而,特朗普想通过这种方式孤立中国,注定是徒劳无功的。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中国早就深深扎根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当中。对于许多国家来说,中国早就是他们不可分割的合作伙伴,不是特朗普几句话就能让他们离开的。 可以肯定,特朗普的伎俩孤立不了中国。在这种情况下,全球经济确实可能如黄循财所言,出现两个分别由中国和美国作为中心的生态系统。然而,这种状况却未必是终点,究其原因,美国奉行孤立主义的做法,是逆时代潮流而动。 凭借自身的国力和体量,在短时间内,美国或许能够顶得住损失,但长此以往,美国势必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更何况,对于相当一部分国家来说,向特朗普寻求妥协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有了这次的教训,他们对局势也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很显然,对于绝大多数国家来说,一个更加开放的世界,无疑是要比一个美国优先的世界更好的。因此从长期的角度出发,他们会做出什么决定,其实也是可以预料的。 而回到黄循财的表态上。他其实还隐晦地发出了一个疑问,那就是新加坡未来应该作何选择?在过去,美国愿意维护世界秩序的时候,新加坡从中获益,新加坡也因此与美国走得很近。而当美国不再考虑其他国家的利益时,新加坡又该如何是好呢? 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只有新加坡人自己能回答。 毫无疑问,各国如今正处在一个高度不确定的世界,过去的秩序有瓦解的迹象,新的规则在慢慢成型。其结果,也将直接影响到各国的未来。是就此屈服于特朗普、认同美国优先,还是主动去寻找一条有利于自身的道路,相信大多数国家都有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