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山东大娘给八路军战士煮了一锅浓稠的小米粥,战士们刚开始喝,班长就觉察到不对劲,低声说:“先别喝,这粥有问题。”
这位煮粥的大娘叫方兰亭,1889年出生于山东临沂,1909年与丈夫周振苍结婚,夫妻二人先后生下三个女儿。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对农村夫妇或许会一辈子在小山村里种地,过着平凡而又简单的生活,但命运的齿轮就是那么奇怪,半辈子没读过书的夫妻俩,竟然无意间接受到了先进思想文化的熏陶。
那是1931年,之前跟人一起闯关东的周振苍,在赶回山东老家的路上,结识了一位名叫郭云舫的年轻男子,郭云舫虽然比周振苍小了将近10岁,但言谈举止成熟稳重,而且极具亲和力。
也正因为如此,郭云舫在见到周振苍这个地地道道的山东汉子后,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嫌弃,反而聊得非常投缘,两人一路上相互照顾,郭云舫不停地给周振苍讲述对当时社会的看法。
周振苍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很多此前从未听说过的事,不但开阔了视野,也增长了学识,虽然对很多理论掌握得不透彻,但思想境界确实提升了很多,也对郭云舫非常敬佩。
而郭云舫的真实身份其实是红军鲁南游击总队司令,在郭云舫向周振苍表明身份后,周振苍当即表示愿意加入组织,替组织做事,于是周振苍成了一名地下交通员。
周振苍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农民身份作掩护,帮组织传递情报,周振苍还将自己的家,变成了地下交通站。
妻子方兰亭在丈夫周振苍的影响下,也充满了对组织的向往,开始协助丈夫周振苍为组织工作,当然了,方兰亭刚开始的工作,主要是放哨、做饭、洗衣等相对简单的事情。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方兰亭的境界也越来越高,她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活动中,等时间来到1938年时,方兰亭已经成了当地促进会的主要负责同志,也是在这一年,方兰亭入了党。
1939年秋天,丈夫周振苍接到组织交办的一项任务,将一份重要情报送到八路军115师政委罗荣恒手中,这个任务即光荣又危险,但周振苍毫无畏惧。
周振苍闯过层层关卡后,终于成功将那份重要情报送到了罗荣恒手中,可没成想,周振苍的特殊行踪还是被日军发现了,周振苍刚返回家中,就被日军抓走了。
日军开始严刑拷打周振苍,想要撬开周振苍的嘴,但无论日军怎样折磨他,他都没有吐露任何有关组织的信息,恼羞成怒的日军残忍地把周振苍杀害了。
不过,由于周振苍始终没有招供,日军也没有明确的证据,所以在杀害周振苍后,并没有伤害方兰亭。
方兰亭悲痛欲绝,她强拖着身子把丈夫周振苍掩埋了,组织也在这时找到了方兰亭,组织一边帮着料理周振苍的后事,一边询问方兰亭,有什么需要组织做的事情,组织一定尽量满足。
方兰亭向组织提出了一个请求,她说想接替丈夫生前的工作,成为一名传递情报的人员,干传递情报工作,无疑是非常危险的,可奈何方兰亭非常执着,组织最终同意了方兰亭的请求。
方兰亭非常优秀,她通过把情报藏在发簪、鞋底等方式,多次出色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传递情报工作,除此之外,她还曾替组织出面,劝降收编了地方武装石邦杰300多人的队伍。
方兰亭还组织过当地群众,为抗日死伤的英雄请愿,也经常在家中接待往来的八路军以及相关伤员,她还担任了县城妇女救国联合会会长,并荣立了个人二等功。
1940年,当地遭遇大灾荒,再加上日军频繁进村扫荡,当地百姓日子过得非常苦,家里的粮食吃没了,大家只能啃草根吃树皮,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人饿死。
当时,八路军115师一个班的战士恰好在方兰亭家休整,这些战士身上都有伤,各个瘦骨嶙峋,饥肠辘辘。
就在这时,方兰亭突然从外面带回来二十斤小米,给战士们熬了一大锅浓稠的粥,小米粥的味道实在太香了,方兰亭刚把小米粥端上桌,战士们就开始吃了起来。
可这时,班长却皱起了眉头,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连忙下令,所有人停止喝粥,说粥有问题,战士们非常疑惑,但也只能听班长的,把手中的碗放下。
方兰亭连忙走上前,说粥没问题,让大家放心喝,面对所有人的疑惑,班长轻声跟方兰亭解释说:“大娘,我说粥有问题,指的并不是粥有毒,而是粥的来历有问题,您能告诉我米是怎么来的吗?”
方兰亭听后松了一口气,不过她却支支吾吾地,解释不清米从哪里来的,最终明显撒谎的说,小米是她跟邻居们借的,可班长却不信,因为当时大家都没有吃的了,上哪去借小米。
班长说,如果方兰亭不说实话,那他们就都不喝粥,方兰亭见此只能说出实情,她把自己5岁的小女儿小兰卖给了一个大户人家当童养媳,这才得到20斤小米。
战士们听了感动得泪流满面,当即开始凑钱,最终成功将小兰赎了回来,而这个小兰就是后来的周庆兰,长大后学了医学,继续服务人民,并表示不怪母亲当年的决定。
方兰亭舍子拥军的义举感动了很多人,抗日战争胜利后,她继续默默奉献,立下了个人一等功,新中国成立后,她又积极参加当地建设,直至1958年退休,1964年,方兰亭病逝,享年7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