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志愿军58师奉命北撤时,突然听到后方传来密集炮火,原本可以带队平安后撤的师长临阵抗命:“全师掉头,死守华川!”
这位58师师长名叫黄朝天,1915年出生于江西兴国,1929年,年仅14岁的黄兴国就参加了红军,并担任了时任二十二军军长陈毅的警卫员,此后黄朝天跟随部队一路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1950年11月7日,时任三野二十军五十八师师长的黄朝天,奉命带队入朝,参加著名的抗美援朝战争,他们作战非常勇猛,成功完成了一次又一次作战任务。
1951年4月22日,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正式打响,此时麦克阿瑟已被解职,换上了李奇微,李奇微当时利用美军强大的装甲部队以及地空火力优势,与志愿军在“三八线”附近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双方你来我往,激战了将近一个月,当时间来到5月21日时,彭德怀考虑到战士们早已疲惫不堪,后勤补给也不够充足,果断给前线战士下达了北撤休整的命令。
一直在前线激战的58师同样接到了北撤命令,师长黄朝天一边组织兵力反击美军,一边按照命令有序后撤,尽管战士们均已身心疲惫,但大家依旧斗志昂扬。
不过,谁也没想到,几天之后他们将面临重大抉择,是抗命挺身而出,还是按照原计划撤退,绝对是一场特殊的考验。
5月27日凌晨,黄朝天率领部队经过华川时,突然觉得非常不对劲,他发现部队周围到处都是密集的炮火声,特别是后方也传来了美军的炮火声,黄朝天思索后判断后方阵地已经失守。
但大家都在有序撤离,美军怎么可能出现在自己附近呢?黄朝天不知道的是,美军已凭借快速机动能力,穿插到了他们的前面,还占领了华川地区。
虽然黄朝天没有获知这个情报,但一向谨慎的他,立即派出侦察兵查看情况,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美军真的赶到了他们的前面。
此时,如果黄朝天按照计划继续撤离,他的58师完全可以绕开敌人,并于第二天抵达安全地带,这也是黄朝天此前接到的命令。
可黄朝天却不想这么干,虽然这么做,他和58师可以安然无恙,但身后的第九兵团极可能被美军包围,如果真的出现这种后果的话,我军很可能损失惨重。
想到这里,黄朝天立即命令部队停止后撤,原地待命,他则和师部的同志们研究起接下来的行动方案。
此时,很多人对此是不理解的,因为大家接到的命令就是后撤,而且第二天就能抵达安全地点,现在没有命令,竟然停下来研究行动方案,很可能延误了后撤的时机。
在战场上,如果延误了时机,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另外,此时的58师,只有7000多人,粮草和弹药也所剩无几,伤员还很多,已经到了非常艰难的时刻。
总的来讲,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黄朝天却不这样认为,黄朝天认为如果58师一走了之,自然可以平安无恙,但第九兵团可就危险了,特别是还有大量伤员、物资也在后面。
综合考虑后,黄朝天毅然下令:“58师停止后撤,修筑工事,坚决与美军战斗,直至最后一兵一卒”,可以说,黄朝天这个命令下的是非常胆大的。
首先,没有接到战斗命令,擅自做主就是抗命;其次,58师没有支援、没有粮草弹药,自身情况本就非常危急;最后,信息沟通不畅,敌人情况也不明朗,明显是把自己置于险境之中。
虽然,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我们知道了当时的情况,黄朝天这个选择是最正确、最有担当的,但当时的黄朝天并不了解事情全貌,很多都是依靠他自己的猜测,黄朝天的举动绝对具有特殊意义。
那有人可能会说,为啥不请示呢?原因很简单,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他们的电台与上级失联了,说到这里,大家想没想到一个相似的情景?没错,《亮剑》中的李云龙也遇到过类似情况。
下定作战决心后,双方就打了起来,此时美军的兵力是58师的4倍,火力更是远超58师,那这仗怎么能打赢呢?你还别说,58师真的就打赢了,尽管付出了很大代价,但敌人死伤更为惨重。
58师来了一个“以攻为守”的战略,也就是白天依托地形,边打边撤,以减少损失,晚上则发动兵力突袭,夺回白天失守的阵地。
当时,战斗进行得非常惨烈,双方你来我往,谁也不退让,有的阵地,甚至在一天之内就易手十余次,不过,在58师的巧妙应对下,美军在接下来的8天时间里,仅向前推进了不足4公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58师的情况也变得越来越危急,弹药短缺、物资告急,甚至有的部队已经开始断粮了,但大家依旧没有丝毫退让,继续坚持作战。
6月8日,60师前来接替战斗了13天的58师,58师圆满完成华川阻击战,在此期间,孤军作战的58师,拯救了大量伤员,成功掩护了兄弟部队的撤退,也粉碎了美军妄图对我军“包饺子”的阴谋。
58师在战斗的13天时间里,光荣牺牲2795人,毙敌7000余人,创造了伟大的奇迹,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58师师长黄朝天的担当以及58师全体战士的奋勇杀敌。
后来,美军锤头丧气的表示:“一个师竟然就阻止了我们的进攻,他们通向了安全的大门,我们赢得战争的希望被断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