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3年,文天祥在元大都被杀,他的妻子欧阳氏前来收尸,却在他的衣袋里发现一张纸条。欧阳氏打开纸条一看,瞬间泪流满面,回去很快便自尽了。
文天祥,南宋最后的文人风骨,誓死捍卫大宋王朝,可最终,南宋王朝依然没有逃过灭亡的命运。
1256年,文天祥高中状元,当时元军进犯南宋,国家飘摇。
宦官董宋臣劝说皇帝立刻迁都,众朝臣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一时竟无人反对。
而此时的文天祥,刚被任命为宁海军节度判官却上奏,杀了董宋臣,主张战守。
初出茅庐的文天祥没想到,朝廷已经奸臣当道,他的不合群,结果就是被罢官,而董宋臣毛事没有。
文天祥是有才能的人,罢免他之后,朝廷又缺人,于是,他又被重新启用,还升官为刑部侍郎。
不死心的文天祥再次弹劾董宋臣,结果和上一次无异。
后来,宋朝廷又很不要脸地把人请回来,让他掌理军器监,兼管直学士院。
可当文天祥看到宰相贾似道居然敢威胁宋理宗,便制诰讽刺。贾似道马上弹劾文天祥,将他罢免。
这一次,文天祥心灰意冷,没有给他们罢官的机会,自己辞官走人。
1275年,度宗帝将江山交给了四岁的儿子赵显后,便撒手人寰。而元军的铁蹄已经来到都城临安,那些官员们逃的逃,降的降,几乎无人可用。
文天祥在这时刻,毫不犹豫扛起了抗元的大旗。他很快就在江西召集了一万多的人马。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这一万多人得吃饭呐,当时的朝廷已经自顾不暇,哪里还管得了这些义兵。文天祥当即变卖家产,筹措军粮。
他的手下杜浒于心不忍:大人,您将家产都变卖了,这本是好事,可您这一家老小要如何度日呢?”
文天祥叹气道:“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如今,我只能选择为国尽忠了。”
国家有难,文天祥不愿坐视不理。
很快,文天祥便带着军队趁夜驻扎进了临安城,他的到来,让皇宫里的官员松了一口气。
可还没开打,太皇太后便下旨让他出城投降。
原来,在文天祥还没来到前,太皇太后已经派人前去议和。可被元军将领伯颜拒绝了。他们想要的可不是议和,而是要让宋廷投降。
没办法,太皇太后只好将玉玺送去元军大营示降。这次,伯颜接受了玉玺,并要求南宋派右丞相出面详谈细节。
可南宋右丞相陈宜中知道此事后,害怕背上卖国的骂名,连夜跑了。
这个烫手的山芋就被扔到了文天祥手中,太皇太后马上任命其为右丞相,派他去和谈。 和谈当场,文天祥察觉到伯颜想要的不是“和”,而是全面占据大宋。
他在敌人营帐里硬气要求对方退兵,否则就算鱼死网破也会拼到底。这让伯颜感觉到,文天祥非池中之物,一定是这场和谈中的大变数。于是,文天祥被扣押了。
伯颜避开文天祥,让南宋其他使臣向太皇太后传达投降的意思。
宋廷毫不犹豫在第二天就送来了降表。
伯颜拿着降表,对文天祥出言讥讽道:“文丞相,你看清楚了,这可是你们皇帝的降表,他们投降了。”
文天祥见此情形,半分犹豫也没有,厉声说道:“圣上可降,我不可降,生是大宋的人,死是大宋的鬼。”
伯颜以为自己胜券在握。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的是,文天祥留了后手。 在来之前,文天祥就已派人将年幼的益王和广王护送南下,若是大宋降了,这就是最后的退路。
1276年2月,宋恭帝带领文武百官举行了退位仪式,正式降元。
文天祥在押送燕京途中逃脱。
顺利和南宋大臣张世杰等人成立的小朝廷汇合。
元已经得到了他们建立小朝廷的消息,派大军围剿小朝廷。誓要将文天祥捉拿归案。
文天祥没闲着,召回旧部,招募的义军,又组建了一支更为庞大的抗元大军。很快,他们收复了江西和福建等地。
就在士气高涨之时,张世杰听说元军打来了,直接带着小皇帝和手下的将士直接向南逃跑了。
恨铁不成钢的文天祥成了孤军,他下令:让所有将士加强防守,准备与元军决一死战。”
虽然宋军誓死抵抗,但仍然不敌元军,伤亡惨重,文天祥在五岭坡上被俘。
而南宋流亡小朝廷已迁到广东新会县南五十里处大海中的弹丸之地,崖山。
元军为了消灭小朝廷,水陆两军直逼崖山。同时,为了摧毁文天祥心中的信念,他们把文天祥押往崖山。
元军还不死心,还想着让文天祥劝小朝廷投降。文天祥抵死不从,写下著名的《过零丁洋》。
元军向崖山开炮,宋军逐渐不支,不愿被俘的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殉国。
战船上,文天祥亲眼目睹了海上漂浮的南宋二十多万军民的尸体,肝肠寸断,他倾尽一生想要保全的东西在他眼前灰飞烟灭。他想跳海自尽,却被元军制止。
公元1279年,元终于消灭了南宋王朝,统一了全国。
文天祥宁死不降,最后也被杀害。妻子为其收尸,发现了文天祥衣襟上的绝笔: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这是文天祥心中的信仰,也是他爱国的决心。让曾经劝说文天祥投降的欧阳氏羞愧不已。回去后随丈夫而去。
文天祥敢于和外族抵抗到底和爱国的精神,早已穿越时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好物分享小米姐姐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人的骨气